第4讲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1-4-8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________,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4-8解析:T=5×0.02s=0.1s,vE==cm/s=0.25m/s,a==cm/s2=0.30m/s2.答案:0.25m/s0.30m/s2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图1-4-9所示.图1-4-9图1-4-10(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cm,D、E两点相距2.90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1-4-10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D点的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即vD==m/s=1.40m/s.(2)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加速度为5.00m/s2.答案:(1)1.40(2)5.003.(·重庆卷,22(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1-4-11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图1-4-11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sA、sB、sD和f表示).解析:(1)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故t=5T=0.1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vC==×10-3=2.5m/s.(3)设sB-sA=s1,sC-sB=s2,sD-sC=s3,则s3-s1=2at2,s2-s1=at2,即s3+s2-2x1=3at2,t=5T=,故sD-3xB+2xA=,所以a=.答案:(1)0.1s(2)2.5(3)4.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1-4-12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图1-4-12解析:从图中读出5、6之间的距离为37.5cm-24.0cm=13.5cm,3、2之间的距离为6.0cm-1.5cm=4.5cm,利用逐差法有s56-s32=3aT2,求出a=3.0×10-2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v4==×10-2m/s=9×10-2m/s;欲求4的具体位置,可以采用逐差法利用(s6-s4)-(s4-s2)=4aT2求解.答案:3.0×10-2(2.8×10-2~3.1×10-2均可)9×10-2能利用(s6-s4)-(s4-s2)=4aT2可以求出位置4的具体位置(其他方法合理均可)5.(·南通测试)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1-4-13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cm,s2=4.74cm,s3=6.40cm,s4=8.02cm,s5=9.64cm,s6=11.28cm,s7=12.84cm.图1-4-13(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计数点123456各计数点的速度/(m·s-1)0.500.700.901.101.51(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如图1-4-14所示,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图1-4-14解析:(1)5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5=,这里T=0.08s,代入数据算得v5=1.31m/s.(2)描点画图象,由速度图象找到斜率即为加速度a=2.5m/s2.答案:(1)1.31(2)图象略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