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迎来了黄金般的10年发展期,各地、各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看一看这个行业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请大家以看短片小说的心态观看此文。一、时间跨度:2006-2012年总结词:快、猛代表作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6年到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步时期,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万亿级交易平台成为这段时期发展的主线。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当年12月18日开业运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是当时另风云为之变色的交易品种,也是目前最火爆的交易品种,原油。渤商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后来交易品种逐步丰富,焦炭、动力煤、蔬菜水果等其他品种也慢慢上线,在2012年的5月,渤海商品交易所“每日商品价格”亮相CCTV-2《交易时间》栏目,详细数值会在屏幕右下角滚动播报,成为一大特色,使即期现货交易模式发展达到顶峰,不过随着行业行业,也推出了do直供交易,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售模式,目前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犹在。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原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并于2010年12月迁入天津滨海新区,我一直觉得山东寿光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少有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场所之一,其一直坚持撮合模式为主,整合中国果菜行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成为成为中国果蔬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及价格指数的发布者,2013年,寿光果蔬领导大换血,完成新的飞跃,它也是我觉得最可能实现其理想的交易平台。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将分散式柜台交易带入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大宗商品行业风向标,这2句介绍已经可以完全概括天贵了,今年5月份上线新交易模式,我们拭目以待。除了这三家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一些特色的交易平台,如无锡不锈钢、张家港化工、宁波都普特都是那个时代耳熟能祥的交易平台,在此不一一叙述。这段时期有着一个特殊的平台,如彗星般,我猜大家都想到了,于2009年9月17日,成立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文交所有2家,一家为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一家为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我们常说的天津文交所,指的是后者),揭开了中国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类证券化”的先河,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资金2000万到17亿的资金归集只用1个月的神话,真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时效仿成立的郑州文交所和青西文交所,也于近期解禁,重回天日。二、时间跨度:2011-2012年总结词:清理整顿代表作品:《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2011年11月11日,中国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业内称之为“38号文件”),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业内称之为“37号文件”),这2个文件的出台,意味着现货行业轰轰烈烈的清理整顿大幕拉开,当时这2个文件的内容,基本属于行业一刀切的性质,那国家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期下发文件呢?随着前期现货平台的野蛮发展,行业已经岌岌可危,盲目扩张和资金乱想,已经严重了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价格失控的背后都有着交易市场的身影,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交易平台真有这么大影响力?金融核弹这个词,真的不是白叫的。某交易平台进行绿豆的炒作,串通商家,囤积绿豆,在电子盘中利用资金高位做多,捏造散布绿豆涨价信息,推高绿豆价格从中获利,我记得当时公司旁边有一家家乐福,我每天中午过去看绿豆的价格,每天一个价,一直在涨,我们都感慨金融有这么大的威力,同时也被金融的魅力深深折服。除了绿豆时间,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