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X>Z>YB.Z>Y>XC.X>Y>ZD.Z>X>Y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3.把金属X放入Cu(NO3)2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Mg(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Mg、X、CuB.Cu、X、MgC.Mg、Cu、XD.X、Mg、Cu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5.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Zn,可能有Ag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C.滤液中只有Zn(NO3)2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6.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FeB.NaC.AlD.Ag7.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8.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Y>ZB.Y>Z>XC.X>Z>YD.Z>X>Y9.将ag铁粉加到bg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液一定呈浅绿色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bg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可能部分溶解D.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只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0.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B.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11.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12.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Ag+、Cu2+、Zn2+、Fe2+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Zn2+C.滤液中一定含Fe2+,Zn2+,不含Cu2+,Ag+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二、填空题13.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3)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Cu、Hg、AgB.Fe、Cu、AgC.Mg、Zn、Fe.14.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可能含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15.某回收站回收的废金属粉末中含锰(Mn)、金(Au)、铜三种金属。为了回收贵重金属,回收站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回收流程:(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