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VIP免费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_第1页
1/14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_第2页
2/14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_第3页
3/14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第2页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学生书写水平严重下滑并难以遏制”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既往书法教育的分类、目标、意识、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的详细分析,指出问题的症结不在“多开书法课和重视书法教育”,而是“旧观念无法适应新形势”和“没有规律的学科与现代教育挂不上钩”。文中提到的“汉字造型规律”,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果并经过长期课堂检验,但同时更担心:要“以古为尊”的书法家接受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思路甚至一般的常识,阻力和艰难将不可小视。:现代教育常识汉字造型规律一,两种“书法”说到书法教育,先要把“书法”的概念和内容搞清楚。如果连“什么是书法”都含糊其辞或莫衷一是,那么所谓的“教育”就一定是目标混沌、体系杂乱、效果虚无的。在中国,“书法”其实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规范书写,一是艺术表现。这两个目标虽然同属“书法”一词,但其实它们之间对抗、背离的因素比融合、互助的情况更多。作为“规范书写的书法”,要求字迹端正、匀齐、整洁,便于传达文字所表传达的语言内容——因此它更偏重“工具”的性质;而作为“艺术表现的书法”,则是通过汉字和笔墨,来营造第4页过程。换句话说,在人人、天天用毛笔写字的古代,“实用”与“艺术”的矛盾尚不突出,所以在教育上即使“为用”“为艺”不分,也能得过且过,大众认同。然而,现今的情况大不同。由于人们的文字交往已不再依靠毛笔,从“实用”中分化出去的“书法”,更多地体现为它的“展览”功能。“书法”常常是专指那些需要“数易其稿”的“精心创作”,此时,离经叛道的写法或别出心裁的形式,有时反而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针对这样的定义和目标,“书法教育”的内容,当然就应该侧重于古代优秀书迹的个性研究、不同的笔墨形式与表现效果的对应关系,以及气质、风度、境界和想像力、创造力如何锻造、提高等等。现代中国,每年都有几十种全国性的大规模书法展览和比赛,有几十所正规大学都增设了书法艺术专业,甚至还有专门的硕士、博士学位和教授、博导头衔令人眼红。不用说,此时对于参于者和学生,书法教育的性质就应该是“表现的”而不是“书写的”、是“艺术的”而不是“工具的”。似乎,“专供观赏的展览会书法”,已经在“书法”概念中急速膨胀“一家独大”,成为当今写毛笔字的主流和动力。但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公众——老师、学生、家长,干部、职工、农民和军人,他们心中的“书法”,却是与这个“主第5页流”根本不同的另一回事。汉字每天要写要用,大家都希望把字写好,公众心目中的“书法教育”,就是关于“写好字”的教育,与“创作”全无关系。无论是用钢笔、用毛笔,字须写得规范、端正、匀称、流利和容易辨认,这样才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适应社会交往需要——这样的“书法教育”,更为大众所公认。客观地说,当今对于“书法”和“书法教育”的理解和期望,社会大众与书法家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如要在“工具”和“艺术”、“规范书写”和“表现表现”中二取其一,绝大多数人是宁要前者不要后者——大家的共识是“字是拿来用的”。如果书法教育是“遵从法度”的技能训练,大家就理解、欢迎;如果书法教育在书法家引领下走向“我书意造本无法”(苏东坡语)的“自我表现”,公众的普遍反应就一定是失望和不领情,因为这与大众的要求背道而驰。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写字普遍“不成体统”,大唱“艺术书法”高调和相关教育的错位也应该负一点责任。这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研究书法和书法教育的人,离社会的普遍需求越来越远;而大众认同的书法及其教育,教育当局不清楚、书法群体缺研究、学生青年无所谓,家长老师干着急——一句话:关于“写好字”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其实是一张白纸,而且大家无动于衷。二,观念的迷局第6页不是有书法课吗?大家那么重视,还有那么多专业和业余的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教师⋯⋯。不错。课在上,人不少,心也齐——但为什么还是不解决问题?整体书写水平“每况愈下”——这是公认的事实!要讲清其中的道理,须从头说起:针对现在学生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书法教育:想说清楚就不容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