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1/9云南省大理州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高三理综化学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6.0分,共42分)1.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2.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a2+、HCO3-、NO3-B.10mol·L-1的浓氨水:Al3+、NH4+、NO3-、I—C.0.1mol·L-1KMnO4溶液:Na+、Fe2+、SO42-、Cl—D.c(H+)/c(OH—)=1×10—12的溶液:K+、Na+、AlO2—、CO3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云南省大理州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2/9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5.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和丙烷可用Br2的CCl4溶液来区别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分馏和石油的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7.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B.淀粉C.纤维素D.蛋白质分卷II云南省大理州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3/9二、非选择题部分8.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1)~(3)题:(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请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这层铜绿可以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9.氨及其盐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常温下向V1mL0.1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V2mL0.1mol/L盐酸,当溶液pH=7时,V1V2(填“>”、“=”或“<”);当V1:V2=2: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氨经一系列反应可制得硝酸,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g),△H<0.在某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充入NH3和O2,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云南省大理州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