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疑问解答 -罗开海VIP免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疑问解答 -罗开海_第1页
1/1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疑问解答 -罗开海_第2页
2/1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疑问解答 -罗开海_第3页
3/18
2015/7/241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疑问解答(上)罗开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100013TEL:010-64517320E-mail:Nile-fisher@hotmail.com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场地、地基和基础第五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第一章:总则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1.0.1条: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三水准设防”的思想?三水准的表述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设计:①小震弹性计算,地震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满足小震强度要求;②限制小震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同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自动满足中震变形要求。第二阶段设计:限制大震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满足大震防倒塌要求。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三水准的由来:74、78规范:单一的中震可修目标74规范后发生的一系列大地震:表明基本烈度地震具有很大不确定性89规范:针对不确定性:提出“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根据基于概率设计要求:提出小震不坏目标保持原78规范的目标:中震可修2001、2010规范:继续保持89规范的设计思想1975年,海城(6度区),7.3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6度区),7.8级大地震2015/7/242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1.0.2条:6度以下非设防区建筑如何进行抗震设计?一般建筑:可不进行抗震设计特殊设防类(甲类):按提高1度(6度)设计重点设防类(乙类):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另:即将颁布的第五代《区划图》将取消6度以下非地震设防区,即全国均为抗震设防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第二章:术语和符号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2.1.1条: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的区别与联系(1)地震烈度: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依赖于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人体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特性等震中烈度I0和震级M大致关系:01.5-1IM()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2)基本烈度:地震烈度区划图标定的烈度,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我国基本烈度的变迁: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未来(无限时)可能遭遇历史上曾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第二代(1977):未来100年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第三代(1990):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第四代(2001):与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烈度第五代(2014?):与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的烈度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3)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地区的设防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常规设计:与地区的设防烈度相同。性能设计:可根据性能目标的不同进行调整2015/7/243工程抗震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quakeEngineering2.1.7条:设计特征周期、场地卓越周期和场地脉动的区别与联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疑问解答 -罗开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