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期�上海地质ShanghaiGeology收稿日期:2010-04-16基金项目:�973资助项目(2010CB428801),国土资源大调查资助项目(12120106346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69B01)作者简介:费宇红(1960-),女,研究员,博士。滹沱河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费宇红,张兆吉,杨梅,李亚松,钱永,孟素花,陈京生(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摘�要�本文根据有机物的挥发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大小,对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在模型中添加了污染物煮沸后的残留率TF项,评价分析了滹沱河冲积平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典型的检出有机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各采样点风险的主要贡献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主要的污染源应以工业和工业产品的使用污染为主;(2)对于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3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顺序均为:呼吸途径>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3)非致癌风险中3个点均超过规定限值1.0,致癌风险中有4个点超过规定限值10~6;(4)使用和饮用开水并保持厂内工作车间和办公环境内空气畅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健康风险。关键词�滹沱河平原;有机污染物;残留率;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1�引言滹沱河平原位于华北地区中部、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地带,石家庄市是其主要工业生产区。该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31mm,75%~85%集中在6~9月。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含水层中,按成因和开发利用特征分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浅部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砾石、卵石、粗砂、中细砂,含水层垂向连续性好,地下水埋深30m左右,导水系数100~300m2/d,降水入渗系数0.3~0.4。包气带岩性以砂性土为主。滹沱河平原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据2003年计算[1],地下水开采强度为25.83!108m3/a∀km2,开采程度达122.61%,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因此,本区的地下水支撑着区域工业和农业发展,然而,人类活动,特别工业生产已经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为探索和研究地下水污染状况,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地下水有机污染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工作。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是对居民用水安全的评价,健康风险评价又包括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评价[2]。国外健康风险评价的发展已经历经了3个阶段[3],国内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性文件,但利用风险评价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的研究却取得了相对较大的进展。曾光明等[4]开展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高继军等[5]通过对采样点中的Cu、Hg、Cd和As等重金属浓度进行调查,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模型评价了由饮水途径引起的人群健康风险;韩冰等[6]根据某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结果,评价由于饮水和洗浴带来的人群健康风险;陈鸿汉等[7]分别对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及评价方法开展了探讨,提出了叠加风险和多暴露途径同种污染物人群健康风险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8],以致癌风险为评价标准,认为:致癌风险值>1.0时,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值>10~6时,存在致癌风险[9]。对地下水中检测出的4种主要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分析其主要来源,评价污染物质通过饮水、呼吸、皮肤接触三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为研究区内地下水的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样品采集与测试调查组对研究区内7个工厂的7口自备井进行了调查、取样和测试分析,采集了钢厂、焦化厂、化工厂、化肥厂、棉纺厂、制药厂。采样过程全部按非曝气采集含水层水样。现场测试气温、水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浊度等理化指标;用VOA瓶采集挥发和半挥发∀13∀��上海地质ShanghaiGeology2010年第2期水样,低温保存。测试指标包括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57项,其中有机指标23项,21项挥发性有机物指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丙烷、溴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溴仿、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5项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总六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