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AUGUST8/2005MyokoClass妙高级重巡《华盛顿海军条约》对于满脑子扩张海军的日本来说,就像是当头挨了一棍。但由于实力还不足以和英美等国叫板,所以日本只能在表面上做出乐于接受的样子,但骨子里却在挖空心思冲破条约的束缚。为此,在条约生效期间,日本始终没有停止过寻找和利用条约的漏洞。《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重点是限制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和吨位,而对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中小型舰艇的数量却未加限制,只是简单地要求单舰排水量不得超过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203毫米。于是日本人看到条约中的这个最大漏洞后,决定大量建造中小型舰艇,企图以数量优势在未来决战中尽最大可能消耗美国海军,最终再以己方数量处于劣势的大型战舰完成对疲惫不堪、实力大减的美国舰队致命一击。从这个作战思想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在战略上一直是取守势的,因为日本清楚地认识到凭自己的国力和军力根本不足以主动挑战美国,要想在与美国争霸太平洋的战争中取胜,只能采取像对马海战那样的战法,即等美国海军进攻自己时,通过以逸待劳的海上决战“一击定胜负”。为了实现这个防御战略,日本海军在战术上非常推崇进攻,企图以积极主动的攻势来化解其在战略上的劣势。反映到舰船设计上,就是特别强调单舰的火力和速■予阳妙高级是日本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建造的首批万吨级重巡洋舰。在日本巡洋舰史上,妙高级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它继承了古鹰和青叶级的特点,设计上显得更加成熟,其突出强调火力和航速的设计思想成为当时世界海军强国瞩目的焦点。对当时的日本海军来说,妙高级是一型技术性能先进、近代化色彩浓郁的重巡洋舰,标志着日本在巡洋舰的设计上真正进入了自主阶段。在整个二战期间,妙高级几乎参加了日本海军所有的作战行动,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海上急先锋。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尽管妙高级曾经在战争中得意一时,但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铁拳打击之下,妙高级所有舰只最终都落了个葬身鱼腹的下场。度,“以质量胜数量”。妙高级就是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框框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而设计的新型重巡洋舰,它完美地体现了日本对《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理解力”(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各国舰船的吨位和主炮都有一定限制,所以人们把这一时期建造的舰艇称为“条约型舰艇”,妙高级也因此成为日本海军第一型条约型重巡)。妙高级总计建造4艘,分别为“妙高”(Myoko)、“那智”(Nachi)、“羽黑”(Haguro)和“足柄”(Ashigara)号,总设计师仍然是平贺让。1923年,日本政府正式批准了建造妙高级的财政预算。首舰“妙高”号于1924年10月25日在横须贺海军船厂开工,1927年4月16日下水,1929年7月31日完工;“那智”号于1924年11月26日在吴工厂开工,1927SurfaceCombatantsandSubmarines舰船天地64AUGUST8/2005年6月15日下水,1928年11月26日完工;“羽黑”号于1925年3月1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1928年3月24日下水,1929年4月25日完工;“足柄”号于1925年4月11日在神户川崎造船所开工,1928年4月22日下水,1929年8月20日完工。从时间上看,首舰“妙高”号开工和下水最早,但完工时间却拖到了“那智”和“羽黑”号两舰之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妙高”号在下水之后碰上了日本海军缩减预算,结果该舰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建造进度严重滞后。相比之下,“那智”和“羽黑”号虽在其后下水,但预算缩减却没有波及这两舰,所以进度未受影响。非但如此,“那智”号的完工时间比其原先计划的时间还要早数月,其中的原因在于日本海军为了在1928年底裕仁天皇的加冕礼上有妙高级的代表参加,硬是赶工期将该舰提前大半年造了出来。但由于时间太仓促,实际上该舰在“完工”时还有许多设备没有安装。1928年12月4日,“那智”号与日本联合舰队的“青叶”、“古鹰”、“加古”、“衣笠”等舰作为重巡洋舰阵列在横须贺参加了裕仁天皇的加冕典礼观舰式。仪式完后,“那智”号又返回吴港继续进行舰上设备的补装和舰体的详细检查。直到1929年4月,“那智”号才算真正建造完成。在妙高级4艘舰中,“妙高”号和“足柄”号设有舰队旗舰的全套设备,而“那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