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7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7):1223~12282004年4月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April,20042002年5月22日收到初稿,2002年7月19日收到修改稿。作者陈昌祺简介:男,53岁,197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专业,现任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二所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E-mail:nino_q@sina.com。宁波常洪隧道干坞设计及优化陈昌祺曲莹(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70)摘要主要从干坞的选址、方案比选、边坡、坞墩和大堤、基底处理以及边坡稳定性计算和基底变形计算等方面,总结了干坞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关键词隧道工程,干坞,舾装,边坡,边坡稳定分类号U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915(2004)07-1223-06DESIGNANDOPTIMIZATIONOFDRYDOCKOFIMMERSEDCHANGHONGTUNNELINNINGBOChenChangqi,QuYing(ShanghaiTunnelEngineeringandRailTransit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200070China)AbstractThelocationselectionisdescribedfordrydockoftheimmersedChanghongtunnelinNingbo.Comparisonismadeforthedesignsofdockpier,bank,anddockslope.Thetreatmentofdockbaseisdiscussed.Thestabilityofdockslopeandthedeformationofdockbasearecalculated.Themethodandexperienceofdrydockdesignarealsosummarized.Keywordstunnelingengineering,drydock,outfittingwork,dockslope,slopestability1概况1.1工程概述宁波常洪隧道是国内以沉管法建造的第3条隧道,是宁波市东外环路中穿越甬江的一个专项工程,见图1(图中,E1~E4为管节号)。隧道的断面形式为矩形,双孔4车道,是城市快速公路隧道,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挂-120。常洪隧道全长3266.843m,其中,江中段395m,由4节管节组成,3节为100m,另外1节为95m,管节宽22.8m,高8.45m,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干坞是管节的预制场地,管节要在干坞内预制、存放、舾装,然后拖运、就位、沉放,以及管节的最终接头,也将在干坞内施工,整个过程历时近3a。由此可见,干坞在整个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我国已建的宁波甬江沉管隧道和广州珠江沉管图1常洪隧道总平面布置图Fig.1PlanesketchofChanghongImmersedTunnel隧道均采用每次预制1节沉管的小型干坞,从沉管隧道动土兴建到建成分别历时8和5a。而宁波常洪沉管隧道采用一次预制5节沉管的大型干坞,从兴建到建成历时仅3a。干坞设计过程中,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同类工程经验的同时,针对具体工程周边的环境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情况,运用新技术、新工E1E2E3E4甬江北江江南干坞•122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艺,在干坞边坡形式、坞口和大堤形式、诱导排水系统以及基底处理等方面,均具有创新之处。在干坞的平面布置和埋置深度以及边坡稳定性计算方面采用新理念进行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干坞地理环境干坞建于常洪隧道设计轴线上,临近甬江南岸岸边。该地大部分为农田,江边附近有一个砂石码头。干坞规模按一次制作4节管段考虑,坞底面积1.9×104m2,坞顶面积4.2×104m2。干坞四周设有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堆场、施工生活区、施工便道等,总占地面积为7.6×104m2。1.3干坞水文地质概述根据《宁波市东外环路常洪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中所列地质情况,干坞所处地区原地面标高为+2.00m(黄海高程系,下同),大堤原堤顶标高约为+4.00m。干坞主要穿越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灰色填土Ⅰ3、褐黄色灰黄色粘土Ⅱ、灰色淤泥质粘土Ⅲ1、灰色粘质粉土Ⅲ2,其中,Ⅲ2层为透水层。干坞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含水介质为填土、粘性土、淤泥质土和粉土;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其次为甬江潮汐(近甬江地段);常年平均地下潜水位标高为-0.17~-0.37m。勘察揭示,-42.13m为浅无承压含水层。2干坞设计、优化及相应的技术措施2.1坞址的选择为满足干坞的用途与特性,并结合当地的周边环境,作者和建设单位在干坞的选址上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坞址要靠近隧道,并具备良好的起浮、拖运条件;(2)干坞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要好,以适应大开挖的放坡要求,并能满足巨型混凝土管节的制作要求;(3)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