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本着开诚布公的原则,我承认从脑袋里扣出这么一堆东西的原动力无非在于庆祝新作《突击地平线》的公布以及本周《X2联合突击》的发售。虽然《突击地平线》预告片里浓重的COD风格和新引入的QTE系统颇具争议,但对于一款距离发售还有一年时间且放出情报寥寥的游戏而言,仅以这个几分钟的视频就将其盖棺定论无疑是为时过早。况且《皇牌空战》已经有整整3年没有推出新作了,《突击地平线》至少代表着PROJECTACE重回次时代平台的决心。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这款次时代新作与本周发售的《X2联合突击》很可能有不小的联系,面对UBI的咄咄逼人,NAMCO也许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当然,这些话题在下文中会详细分析,暂且打住。从PS时代初出茅庐的原创品牌,到今天NAMCO的招牌作品,《皇牌空战》走过了稚嫩的PS时代,并在PS2时代中后期达到令人惊艳的顶峰,最终在次时代走向了的衰退。有人认为《皇牌空战》在15年的时间内一成不变,所以才在今天趋于沉寂。还有人持着悲观态度,认为系列一直处于缓慢的变革,但如今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未来堪忧。暂且不对这几种观点进行评价,我个人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很少有人对《皇牌空战》这十几年的作品做一个横纵的交叉比较。前三部PS时代的作品推出时间较早,名气较低,使得很多玩家与其失之交臂,没有接触全系列的机会。还有的人则是只钟爱于某一部作品,这很容易理解。但即使是玩遍了全系列的通吃型玩家,也很少将全部8部正统作品进行详细比较,往往只是在画面、剧情、音乐、系统等单方面对两、三部作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皇牌空战》的各部作品固然各具特色,但它们依然是一个系列,一个整体。即使是评析任何一部单作的素质和历史意义,一旦脱离了这个整体,便失去了很多意义。因此,我并不想在这个帖子里按照系列作品的发售时间为顺序作逐一分析,这样做不但乏味,也毫无意义。我只希望这个帖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皇牌空战》每一作的特色——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引入整个系列的发展观来看,分析它们的偶然与必然。●CHECKPOINT:天空1995年初代《皇牌空战》登陆PS时,这个系列的画面还相当简陋,不但机体建模粗糙,贴图模糊,对天空的描绘更是惨不忍睹,只有一个贴到背景的大色块而已。2年后的《AC2》在机体描绘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并首次引入了昼夜变化,但天空依然相当单薄。直到PS末期的《AC3》才加入了不同云层和高度的差别化视觉效果。3代的画面之强有目共睹,很多关卡都对天空有着细致的描绘。如驾驶黑鸟歼击机(RF-12)追击超高空目标,以及使用航天飞机摧毁卫星的任务,浩瀚的云层和大气,相信玩过的玩家都不会忘记。《AC4》作为首次登陆PS2的作品,其画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略失水准,但其对天空的描绘却相当出色。《Blockade》关中辉煌的朝阳,《Lifeline》(轰炸海上油井)关昏沉的暮色,《Emancipation》(解放首都)关城市灯光映照下的天空,都各具特色。此外,天气变化和特殊天象的引入也为游戏的天空引入了一丝亮色。《OperationBunkerShot》(抢摊登陆)关里穿越雨云飞到1万米的高空,便能见到云层上的阳光,让人神清气爽。《BreakingArrows》(极地导弹拦截)关悬挂在玩家头上的机光,绚烂而夺目。最终关《Megalith》中天上不断坠落的陨石将最终决战的气氛烘托到了一个高潮。点题关《破碎的天空》作为系列首屈一指的名战,更将4代的意境推向了一个顶峰。无数战机的尾部轨迹交相呼应,将头上的天空撕成了碎片,顶着辉煌的旭日,伴着激情四射的摇滚,步入这空战史最具气势的八分钟,将机体和心情一起融化在这片蓝天之下,令人无比陶醉。4代还是第一部放宽了玩家高度限制的作品,自机最高可爬升到5万米高空,俯瞰脚下的地球。“看天”堪称《AC4》除战斗外最大的乐趣,相信很多玩家在无聊的返航补给途中都会忍不住飞到超高空去欣赏一下美景吧?后续《AC》作品的画面对机体和地面目标做了很大强化,但在对天空的描绘上,却少了很多媲美4代的意境,实在令人遗憾。●CHECKPOINT:音乐作为驾驶战斗游戏,《皇牌空战》与《高达》《装甲核心》等作品在游戏性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但论及精神内核,《皇牌空战》就与日产的各类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