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巧卷第期年月特种油气藏文章编号一一一河流相地层层序发育特征及构成模式王宝成’,白连德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中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摘要运用高分辫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扶新隆起带北坡泉三段河流相地层开展高频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在短期基准面旋回相序特征和中期基准面旋回河道类型演化分析基础上,根据基准面旋回特征及河流水位的变化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从而为河道砂体预测、沉积微相分析以及成藏综合研究提供了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地层格架。关键词河流相地层层序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模式泉三段扶新隆起带北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刁曰引言河流相地层在我国陆相盆地中广泛发育,其层序形成和发育影响因素较多,具有相类型多样、相带窄、相变快的特征,因而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划分与对比一直是层序地层研究的难点川。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认为,基准面旋回是构造、气候、沉积物供给及可容空间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响应,是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其突出贡献是使层序地层分析摆脱了必须与海平面变化相联系的束缚,为等时地层格架内高频层序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客观的自然法则〔’〕。对于远离海洋湖泊的陆相河流相地层而言,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优势和实践意义更为明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关键是如何识别代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层次旋回,进行地层等时对比’】。深人分析基准面旋回、可容空间变化与地层响应的关系、开展高分辨率等时对比,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不同微相的组合特征、相序规律,并进一步分析河道类型及其演化特征,总结沉积模式,对准确认识河道砂体时空展布规律、提高河道砂体预测精度以及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意义重大。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为基岩古隆起之上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其沉积盖层从宏观上可分为套一是中生代的断陷期地层二是晚中生代一新生代坳陷期地层。本次研究目的层下白噩统泉头组三段是盆地转人全面坳陷阶段沉积的一套河流相砂泥岩沉积,为松辽盆地南部的主要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通过研究认为,研究区目的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对应三级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下的完整河流层序模型长周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其底界为不整合面,表现为区域性的相缺失,泉三段底部的河流相沉积直接覆盖在泉二段滨浅湖沉积之上,顶界以泉四段底部广泛发育的河道侵蚀冲刷及泉三段上部稳定分布的泛滥平原泥岩为特征。本次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前人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三级层序内部的高频层序研究,根据短期基准面旋回组合特征、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划分为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一,并进一步细分为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一。短期基准面旋回相序组合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特征本次研究区为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内的低可容纳空间短期基准面旋回相序特征发育于泉三段中下部低可容空间的中期基准收稿日期一一改回日期一一甚金项目本文研究内容系中油吉林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松南隐蔽油藏富集规律与预探目标精细识别评价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宝成一,男,工程师,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藏开发地质。特种油气藏第巧卷面旋回主要发育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一为泉三段下部最低可容空间、低灯可容空间沉积物供给值条件下形成的短期旋回,仅发育上升半旋回,下降半旋回表现为区域性广泛分布的河道冲刷下切作用。短期旋回底界面为明显的冲刷面,顶界面为突变接触面或另一期短期基准面旋回底界的河道冲刷面,旋回内部表现为多期河道相互切割,彼此叠置的相序组合特征。单期河道砂岩顶底界面具突变接触特征,向上变细不明显,河流“二元”结构的上部单元侵蚀冲刷殆尽或仅存泛滥平原极薄层泥岩沉积,体现辫状河道沉积特征。其二为泉三段基准面上升中期偏下较低可容空间、较低灯值条件下形成的短期基准面旋回。该旋回不对称性极为明显,其上升半旋回厚度大,以相互叠置的河道砂岩为特征。由于灯值增大,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的沉积也部分保存下来,由厚度较薄的泛滥平原泥岩、决口扇及决口河道粉砂岩组成。中等可容纳空间短期基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