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检测(含答案)1/5《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一、选择题(共28分)1.下列不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章鱼、牡蛎、河蚌B.田螺、蜗牛、鲍鱼C.海蜇、河蚌、蜗牛D.河蚌、章鱼、乌贼2.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A.甲壳动物B.鱼类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3.河蚌体表贝壳的形成是由于()A.外套膜的分泌物B.珍珠层的不断增厚C.斧足不断运动的结果D.水中某些物质在体表中的沉积4.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图中标号()A.1B.2C.3D.4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6.“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它介绍的是()特征.A.蜈蚣B.蝗虫C.虾D.蜘蛛7.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体表有外骨骼C.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D.都有三对足8.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A.外骨骼B.皮肤C.翅D.细胞膜9.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A.角质的鳞片或甲B.毛C.外骨骼D.羽毛10.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B.C.D.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B.C.D.12.小北的妈妈在超市生鲜区购买了文蛤、螃蟹、章鱼、黄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文蛤和螃蟹B.文蛤和章鱼C.螃蟹和黄鱼D.螃蟹和章鱼1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A.身体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具有外骨骼D.具有足和翅14.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B.都具有贝壳C.靠疣足辅助运动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5.以下是某兴趣小组探究蜗牛行为的实验过程,分析后回答问题:取一托盘,洒上水,在盘内放些白菜叶,将一只活的蜗牛放在距离蜗牛约1厘米处,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其中一对大触角的顶端长着眼。走动时两对触角总是伸展开来,慢慢的活动,如果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用木棍触碰蜗牛的腹足,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不再前行。(1)蜗牛遇到障碍会绕行的行为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离不开它的______器官和______器官。(2)用木棍刺激蜗牛的腹足,它会缩回壳内不再前行的行为,是在蜗牛______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3)用木棍刺激蜗牛的腹足,它会缩回壳内不再前行的行为,从不同行为的特点上分应属于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分应属于______行为。(4)蜗牛的行为都是适应______而产生的,对蜗牛的______生存和延续有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检测(含答案)3/5三、探究题(共6分)16."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在三明湿地生态公园常常看到此美景,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身体和都分节。(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四、简答题(共12分)17.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一]______、[二]______、[三]______.(2)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身体表面有一层坚韧的______可以______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______.(3)蝗虫共有______对足,其中最发达的后足适于______.(4)蝗虫的翅共______对,是它的______器官.18.在调查身边生物的活动中,小敏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旁边的社区花园进行调查.他们在两棵树之间发现了一张很大的蜘蛛网,一只大蜘蛛正趴在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