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讲座辽宁省测绘产品监督检验站赵向方2011年6月9日主要内容概述技术设计项目实施“两个报告”1、海洋测绘的特点(3个)海洋测绘是对整个海洋空间,包括海面水体和海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获取包括大气(气温、风、雨、云、雾等),水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底质、重力、磁力、海底扩张等各种信息和数据并绘制成不同目的和用途的专题图件。海洋测绘与陆地测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关系密切。陆地上的许多测绘学理论和方法,如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大地测量技术、地图制图方法,都可运用到海洋测绘中。概述1、海洋测绘的特点海洋测绘大多数时候是在不断运动的海面和海水里进行,使其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有别于陆上测量。由于测量工作是动态条件下进行,而且同一观测要素也无法进行多次观测,更要求不同观测要素必须同步进行观测,这一特点使海洋测量在通常技术条件下,其测量精度比陆地测量精度要低。但随着“卫星定位技术”、“水深测量技术”、“卫星测高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海洋测量的技术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概述2、海洋测绘学科的内容海洋测绘按照原理、技术和方法及其应用分类,包含以下几方面学科内容:海洋大地测量海道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图学等。海域使用面积测量就属于海洋工程测量的一种。概述概述3、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目的为海域使用单位或个人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为国家和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审批、确切、执法依据和监督管理信息,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4、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方法海域使用面积测量可采用测距仪与经纬仪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和信标差分法GPS(RBN-DGPS)法、自设岸台差分法GPS法、广域差分GPS法、载波相位GPS(RTK)法,网络RTK。其中潮间带面积测量宜采用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来测量海域界线拐点的坐标值,然后计算其面积。5、海域使用面积测量的坐标系目前,我国使用的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独立坐标系等。海域使用面积测量通常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84)。属于地心坐标系。也可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时,需要将WGS84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系当中来。高程基准一般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远离国家水准点时也可采用独立高程系统,但应尽量与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起联系。概述1、编制技术设计的目的测绘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项目正常开展,使所生产的测绘成果符合技术标准和业主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测绘项目在生产作业之前都必须进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可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设计两种,项目设计为综合性设计,专业设计一般按照工序进行。专业设计的功能是指导工序作业,专业设计应该按照项目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路线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项目规模较小和技术较为简单的测绘项目可不编写技术设计书,直接编写作业指导书,这种情况在各种专业测绘中经常出现。技术设计2、编制技术设计的依据⑴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例如国家对测绘坐标系统建立的规定;⑵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安排文件、市场项目中的合同及其附件;⑶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等;⑷业主对本项目制定的技术要求,如招标文件;⑸国家测绘行业生产定额和成本定额等,如测绘产品收费标准。技术设计3、编制技术设计的内容测绘行业包含十几种专业测绘,常见的测绘成果将近六十种,项目规模相差悬殊,进行技术设计的层次不同,设计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差异较大。但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具有明显的共性的。这些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述: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范围、任务量、完成工期、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等;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作业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分析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