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郭明义,做平凡之人学习郭明义,做平凡之人郭明义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30年如一日,在工作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在生活上无私奉献、扶危济困,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郭明义同志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的爱心和善举都是在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点滴积累的,正如其自己所说,他只是一个平凡人,做普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而正是这种“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却集中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他所做的,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好事。他代表着我们社会的道德力量和精神高度。他像从鞍钢走出的雷锋、孟泰等英雄一样,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一身正气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道德修养,尤其是他像一团火一样温暖社会、化解矛盾,他的事迹既体现了优良传统,又反映了时代精神,对于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回顾郭明义的事迹我们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好事,每一份奉献,与普通人都那样贴近。也许没法像他一样每天提前2个小时到岗,但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并保持对工作和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付出;也许不曾像他一样资助180名贫困学生、坚持无偿献血20年,但我们同样可以在他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解人于危1难。再或许我们也会像郭明义一样身处陋室,淡泊物质财富,但同样固守一颗积极向善的心。郭明义爱心奇迹的更大价值在于,他所能引发的社会群体效应。从郭明义身上,我们不仅找到一个人怎样做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还找到一群人怎样努力就能建设朴素而宁静的精神家园。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在冲击我们的道德底线。但郭明义用自己的行动说明,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追求,每个人心中和谐的精神家园就不会丧失。从我做起,人人都做第1页共3页郭明义,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更加温暖、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社会。英国学者托马斯﹒摩尔在《灵魂的教育》一书中,曾提出了“平凡的神圣”这个概念。他认为,英雄、神圣,这些字眼并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专利,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平凡的职业,只要他守住自己的“良知和灵魂”,始终尽心尽责地工作,就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高贵,这本身就是神圣和英雄的行为。伟大源于普通,神圣孕育于平凡。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来自现实生活,口齿留香的琼浆玉液采自普通原料。做平凡人,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一种美德,被名利思想,官本位主义充昏头脑的人是无法“做平凡之人”的;做平凡人靠的是胸怀博大、宽广,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做平凡之人”的;做平凡之人要有信仰,失去理念、没有信念的人是无法“做平凡之人”的。公而忘私的人甘于平凡,敬业奉献的人懂得平凡,节操高洁的人向往平凡。郭明义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2位亦建功”。像郭明义同志那样做平凡人、干平凡事,不仅指向平民,更指向党政干部。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脱离实际,远离群众,最终是要倒下来的。没有平凡的奠基,一切卓越政绩都无从拔地而起。平凡的人做好了,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从平凡到伟大,没有行业的界定,没有能力的障碍,没有职业的区分,没有年龄的分别,关键在于有无公心,肯不肯干事业,可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事平凡,热爱平凡,倾注平凡,就能成就不平凡,变平凡为非凡。有了这样的心境、心态、决心,有了这样的认同、向往、干劲,有了这样的承担、追求、付出,就可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崇高的人。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人。在全党上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今天,我们在感佩郭明义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的同时,更应该按照省委提出的“四学四做”要求努力向郭明义同志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要像郭明义一样,乐于奉献、仁爱助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其第2页共3页次,要立足本职岗位,增强干好工作的信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