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乡奋力打造移民大乡搬迁辉煌范文大全“三超”抓主动“三跨”促和谐——滔河乡奋力打造移民大乡搬迁辉煌滔河乡是XX县区的移民大乡,自2008年11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工作启动以来,三年共完成移民搬迁3.1万人,占全县移民搬迁总数的五分之一。面对号称“天下第一难”的移民迁安工作,滔河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群迎难而上,用“三超三跨”举措,主动融入,倾情服务,奋力前行,连打“三个漂亮仗”,试点、一批、二批移民全部实现平安、顺利、和谐搬迁,取得了移民迁安工作的辉煌胜利,向组织、向历史、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一、超前思维,统盘谋划滔河乡地处丹江南岸,位于XX县区西南部,与XX省XX市的XX县区、XX县区接壤,距XX县区城56公里,原辖50个行政村,354个村民小组,12520户,5.6万人。按照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规划大纲,该乡淹没及涉淹影响区共有31个村、1个林场,需移民搬迁3.1万人。移民安置区域涉及南阳、漯河、许昌3市7县(区)24个乡镇33个安置点。用三年时间完成3.1万人的移民搬迁任务,规模之大,强度之高,前所未有,加之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属非意愿迁徙,难度可想而知。工作怎么干。事情怎么办。该乡党委、政府着眼全局,问计于民,通过召开党政班子会、乡村干部座谈会、移民代表恳谈会,深入研讨,广开言路,使大家认识到南水北调属于国家行动,移民搬迁,势在必行,所以大家讨论热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该乡大胆创新,打破一村一方案的惯性思维,提出了“跨年度、跨批次、跨区域”的“整搬整留”移民规划方案,依据土地承载能力、各村移民人数实行全乡整合,使移民规划做到既照顾移民乡情亲情,又尊重国家移民工作大纲。按照先易后难,先少后多的搬迁原则,该乡确第1页共4页定试点移民村2个(周湾、姬家营),第一批移民村9个(凌岗、水田营、闫楼、申明铺、下寨、上寨、余营、刘伙、岳凹),第二批移民村16个(张庄、双庙、黄楝树、老人仓、文坑、金营、黄桥、朱山、门伙、罗山、陈家湾、梁庄、白亭、严湾、孔家峪、盆窑)。跨年度。按照长江委规划,周湾村20XX年搬迁,线上有土地,应该留下一部分人,与之相邻的闫楼村20XX年搬迁,线下淹没土地多,应从线上移民,经调整,把周湾村线上土地转给闫楼村,使周湾村全部搬迁。减少闫楼村线上搬迁人数,减轻国家负担。上寨村、凌岗村20XX年搬迁,线上尚有土地,需要留人,盆窑、孔家峪村20XX年搬迁,经-2“原来我还担心我们村移民插到别的村安置要受欺负哩,这下可好了。”长江委专家王德兵说。“像滔河乡这样跨年度、跨批次、跨区域的移民规划在整个丹江口库区移民规划中是一个创造。”二、超前演练,锤炼队伍如果把移民迁安当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20XX年周湾、姬家营两个村的试点搬迁则成了该乡锤炼队伍,超前演练的主战场。2008年11月,滔河乡试点移民工作正式启动。乡党委书记杨桂森深知:要想打赢移民迁安这场硬仗,必须有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能打赢的队伍。经过深思熟虑,调兵遣将,该乡把全乡干部职工调配成两支老中青结合,强弱搭配的队伍,一支由党委书记杨桂森带领,分包姬家营村,一支由乡长何丽率领,分包周湾村。为了集中指挥,成立移民搬迁指挥部,党委书记杨桂森任政委,乡长何丽任指挥长,党政班子成员、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织精兵强将成立8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道路及集镇清障组、矛盾排查化解组、后勤保障组、卫生救护组、现场装车组、搬迁护送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移民搬迁的筹备实施,成立党员突击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第2页共4页置突发事件。建立奖惩机制,把移民迁安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党员干部职工、村、单位年度目标考评,与工-4加强班子、完善制度为重点,以把移民村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为目标,利用2个月时间,对全迁的水田营、下寨、张庄、老人仓等村加强了班长建设,对半迁半留的黄楝树、黄桥、朱山等村及时着手考察新班子人选,提早压担子,促其锻炼成长。对后靠的盆窑村强化村务监督,确保全乡移民村都有一套稳定、坚强的领导班子。近三年来,在移民迁安战场上,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