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的体会从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的体会本文关键词:维度,痛经,体会,治疗从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的体会本文简介:摘要:中医临床应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治疗痛经的经验历史悠久。但目前中医界对如何使用经方治疗痛经认识不足,思维多局限于辨证论治和方证相应两端。辨证论治灵活多变,但过程繁琐,难以复制,经验不易于总结传承,初学者很难领会其精髓。方证相应精准速效,但主观性强,过于机械,选错方时副作用明显,面对复杂疾病或多从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的体会本文内容:摘要:中医临床应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治疗痛经的经验历史悠久。但目前中医界对如何使用经方治疗痛经认识不足,思维多局限于辨证论治和方证相应两端。辨证论治灵活多变,但过程繁琐,难以复制,经验不易于总结传承,初学者很难领会其精髓。方证相应精准速效,但主观性强,过于机械,选错方时副作用明显,面对复杂疾病或多病集于一身时,应对乏效。笔者剖析二者的优势和局限性,创立了集二者优势于一身的“四维疗法”,临床上通过辨病症、辨证机、辨时间、辨体质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疗效满意。四维疗法是一种思维方式,指导临床医生精准诊断,精准选方用药,同时因人因时,个性化针对性地予以健康指导,这对于“上工治未病”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病证时体;四维;四维疗法;经方;痛经。关于痛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1]:“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由此可见经方治疗痛经的经验历史悠久。所谓“经方”,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处方,诸方法度严谨,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着,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合理使用经方常可达到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的效果。但目前中医界对如何使用经方治疗痛经认识不足,思维多局限于辨证论治和方证相应两端。笔者临床上通过辨病症、辨证机、辨时间、辨体质4个维度应用经方治疗痛经,疗效满意。1辨病症。痛经为临床常见病,患者通常至中医门诊(不分科)而非中医妇科专科就诊。这通常会忽略妇科专科检查,不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不明确诊断,急于辨证论治,不仅不能精细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还会对膜样痛经等特殊类型认识不足,临床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以现代医学诊断为基础,结合中医病症特色,笔者提出痛经新的病症诊断分类方法,可以提高选方用药的精准度。笔者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并参照现代医学理论,将痛经分为非症瘕类痛经和症瘕类痛经两大类。其中,非症瘕类痛经主要是指现代医学诊断的原发性痛经[2],盆腔炎症或宫颈炎等引起的痛经;症瘕类痛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部分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引起的痛经。这两类痛经在临床用药时有着明显区别。其主要区别为,症瘕类痛经需要在非症瘕类痛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瘀消症类,或搜剔通络的虫类药物才能起到明显效果。此外,还有一种膜样性痛经[3],疼痛时会掉下腐肉样血片,即子宫内膜片,又称脱膜痛经,本病表现为子宫内膜整块剥脱,以致排出不畅,引起痉挛性痛经,属重度痛经。基础体温或妇科彩超显示有排卵,但其高温相不稳定,偏短偏低,提示孕酮偏低。一般腐肉样血块呈内膜片状,经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组织。本病虽属于功能性痛经的范畴,但选方时可以直接参考症瘕类痛经的治疗方法。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相对容易,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较为困难,膜样性痛经的治疗介于二者之间,中医疗效显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1非症瘕类痛经常用的经方。(1)原发性痛经:温经类方(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建中类方(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归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大建中汤),理中类方(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类方(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调气类方(四逆散)、血水同调类方(当归芍药散).(2)盆腔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