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一、路基填筑(1)工程概况整个路基填筑以旱地填筑为主,控制要点(集中在过湿土掺石灰填筑工艺—参考),每一路基工区都配置成套的施工机械以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在流水作业分层、分段进行,每作业段长度控制在200m左右,当天填筑,当天碾压成型,以保证路基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同时合理化工期,保证不受雨水浸蚀。(2)试验路段选择①选择能代表整个标段施工特点的地段(长度为200m左右)做为试验路段,针对不同的填筑材料、压实机型、松铺厚度、质量标准,取得不同的实践试验数据。②通过试验段收集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经济合理的填筑厚度,最佳的填土速率,碾压遍数及机械组合等参数。(3)具体施工方法①一般旱地表层处理a.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b.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路基。c.选择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资料和选择的取料场。d.地面横坡陡于1:5时(V:H),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后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应作特殊处理,防止路堤沿基底滑动。台阶应有足够宽度,应不小于1m和便于填筑和压实时的机具操作,并向内侧倾斜2%。②水田、稻田表层处理a.在潮湿或水田地段,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应开挖纵向排水沟,并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遇有水塘时,必须进行放水(或排水)挖除淤泥,应先回填厚度50cm的碎石土;最大颗粒不超过15cm,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或者回填监理工程师所指示的材料并分层压实,符合规定的压实度要求。b.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按设计要求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田水流入。c.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起到盲沟的作用。d.在路基范围内排除积水,晾晒湿土,并应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铺设地面以外。对旱地或松土应作原地面压实,再进行填筑。所有路基基底压实应满足85%的压实度要求。③鱼塘、河叉(套)表层处理a.修筑围堰,排除塘内积水,排除困难时用抽水机将水抽干。b.清除表层淤泥,使路基填筑范围内保持无水晾晒2-3天,如有地下水可开挖边沟,将地下水排至边沟,再引出。c.清除陡坎及路基拼接部位的杂草、树根、松土等杂物,并逐层挖出1m宽的台阶。d.分层回填碎石土,摊铺、整平、碾压,每层厚度控制在20cm,保持表面平整,并有2%~4%的横坡以利排水,压实度达到标书要求。e.所用碎石土材料,一般石料含量均在80%以上,最大粒径不超过12cm。f.碎石土填至高出常水位50cm后,路基填筑与正常路堤同步进行。④路堤填筑施工方案a.路基填土高度H<1.8m时,进行原地面开挖,以确保开挖后土路基边缘距地表≥1.95m,并进行原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5%。当原地面潮湿时,将原地面翻松25cm,掺6%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压实度≥87%。其上填筑两层各20cm6%石灰处治土,其压实度分别为90%、93%。上部填筑40cm的7%石灰处治土+40cm的8%石灰处治土至路床顶面。b.路基填土高度H≥1.8m时,清除耕植土后,进行原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5%,当原地潮湿时,翻挖25cm掺6%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压实度≥87%,路基底部填筑40cm的6%石灰处治土。路基中部采用就近取土,掺6%石灰处治。路床部分80cm采用40cm7%石灰处治土+40cm8%石灰处治土填筑。c.沿河、塘路基填筑,表层处理后,采用40cm厚碎石土回填后回填6%石灰处治土至原地面,压实度≥90%。其余处理措施同一般路段路基。⑤路堤填筑施工方法a.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0cm。b.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c.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铧犁翻拌晾晒;当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d.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