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来历香格里拉是一个人造词,由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寓意是一个充满和平,自由,相爱,没有战乱和危机的宁静的世外桃园。当时正值以英国为首的经济低谷危及欧洲,而德国发起的世界大战已开始,整个欧洲处于一种惊恐和绝望之中,而这个时候《消失的地平线》给了欧洲人一米阳光,他巧妙地透过一段简单、离奇,却令人寻味无穷的历险故事,描写了一个深藏在高山峡谷中的“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一座神话般的田园村镇,“金字塔似的雪山俯拥着安乐祥和、美丽富饶的蓝月谷,山腰上镶嵌着犹如盛开的花瓣一般富丽高雅的香格里拉喇嘛寺,山谷间点缀着可爱的草地和美妙的花园,溪水边栖息着雅致的茶馆和玩具似的木屋,长命百岁却青春永驻的人们永享和平与宁静、自由、幸福的生活,各种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相互交融。这本书在上上世纪30年代风靡欧洲。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不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的意义是原始,躲避,平静和不进化。但希尔顿从没到过中国,他的描写全部源泉来源于洛克,一个在中国居住了27年的美国人,并将他在中国的见闻发表在美国的国家地理等多家杂志上,他告诉世界:“这是上帝留给我们最后的乐园”。是他第一个将泸沽湖介绍给全世界------这里有最原始的走婚部落!他香格里拉英文原词是Shangri-La。在洛克介绍文中,说道:“香格里---南山以北的就是香格里,以此名称命名的有两个里---东香格里和西香格里。包括了丽江以西扬子江江河谷。”在香格里一带,人们至今问讯时仍说:“香格里---拉”,在纳西语中,在一个地名后面加一个尾音“拉”是一种肯定的客气用语。也就是说香格里拉语音的来源在丽江一带,这也是洛克生活了27年的中心。但希尔顿将香格里拉变成一个概念,对这个概念的描写中和了洛克在中国西南探险生活中的许多美丽的景色,也就是说希尔顿将中国西南的景色浓缩成了香格里拉这个概念。如果一定要从地理位置上讲,香格里拉这个概念包括颠藏川交界的大的区域,也就是洛克曾经探险的地方,在这个大的范围内,有四个地方和希尔顿描写的最贴近,那就是丽江、丙中洛、稻城亚丁、中甸。若以小的地方来定位,其实应该是丽江。但中甸争取到了香格里拉的地名,其实很可悲!这是因为1、香格里拉是一个概念,将它具体化就失去了这个概念的意义,所以希尔顿写到“你们再也找不到香格里拉了,他消失了”2、在四个争取香格里拉地名的地方中,中甸是最差的。3、中国人有自己的世外桃源的概念不用,却去争什么香格里拉,这种骨子里崇洋媚外的本性可悲。4、中国人对自己地理风貌人情的了解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人在近世纪真的落后了。5、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飞越驼峰航线,为中国抗战运送物质,但这条线是洛克主持制定的,当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段地貌,如果没有洛克,中国的抗战物质哪来?中日之战怎么打?凭什么打?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