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助力合力建成南方教育高地“九月飞歌,是时光的高山流水。九月飞歌,是丰收的硕果累累。在期许与圆梦碰撞的瞬间,播撒下九月的阳光;在夏天与秋天对话的季节,弥散开九月的芬芳。”第二十八届教师节,不变的是鲜花和掌声,不变的是责任和希冀。9月10日,广东省庆祝2012年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省委、省政府领导朱明国、李玉妹、徐少华、林木声、肖志恒出席了大会,朱小丹作重要讲话。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发文,决定授予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卜晓薇等1007人“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授予华南农业大学张日新等11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何容妹老师、广东工业大学程良伦老师、河源理工学校李观华校长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徐少华副省长号召全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他们学习,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创造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带动者,为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作出更大贡献。朱小丹省长总结了近年来广东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包括: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高中教育成效显著,现代职教体系全国领先,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他特别指出,全省98%的县(市、区)已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5.9万名代课老师问题基本解决。职教方面的“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的“双零”模式成为全国职教改革的一面旗帜,是我省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过,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仍然不够均衡;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素质教育依然薄弱,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有待提高;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新时代要求仍然不相适应。朱小丹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立足省情阶段性变化的新特征,以建设全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省为突破口,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统筹推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教育开放与合作。接下来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强化教育发展问责,依法明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教育的职责和职能分工,建立完善的责任分担体系、责任追究体系,加大教育督导检查力度。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教育改革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和主体多元、产权多元、模式多元的办学新体制,与社会办学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切实将民办教育作为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纳入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落实民办教育国民待遇,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政校合一体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完善招生考试和选拔录取程序,积极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三要注重统筹规划,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认真实施学前教育扩容主题,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学区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广一校多区、集团办学等办学模式改革;着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内涵发展,优化发展普通高中,鼓励支持办好特色高中;着力发展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