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1/7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掌握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结合教材P99图5-11,阐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通过阅读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了解人们对光合作用认识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一、实验: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自主学习】(要求:阅读课本P97-98实验,完成下列问题最终背诵)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本试验的原理是?(2)在实验步骤中要注意什么?(从二氧化硅、碳酸钙的角度分析)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本试验的原理是?(2)在实验步骤中应注意什么?(从滤液细线的角度分析)3.四种色素对光吸收的差异有哪些?【合作探究】(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先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下图是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步骤,请分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剪碎的叶片后还需要加入三种物质,若A是二氧化硅,B、C分别是什么?A、B、C各起什么作用?随堂记录2.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什么?画滤液细线有什么要求?4.色素分离时,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为什么?5.如图是分离到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情况,那么:(1)含量最多和最少的色素分别是哪两种?(2)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和最低的色素分别是哪两种?(3)分子结构最相似的是哪两种色素?知识整合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是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层析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滤液细线不能没及层析液。从色素带的宽度可知,色素含量依次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从色素带的位置可知,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b。[典例分析]1.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2/7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无水乙醇-+++水+---CaCO3++-+SiO2+++-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2.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据图回答:(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应将提取到的滤液滴在a、b中的________处,向培养皿中倒入________,棉线灯芯下端应________中。(2)实验结果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如图),则1、2、3、4四条带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采用的实验材料是秋季的黄叶,四个圆中颜色明显变浅的是________。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自主学习】(要求:阅读课本P99第三、四段,默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叶绿体的结构有哪些特点?2.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合作探究】(要求:根据教材P100资料分析,先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下图是恩格尔曼探究叶绿体功能的实验示意图,据图思考:甲乙1.该实验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作为实验材料,有什么优点?2.甲组是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好氧细菌的分布是怎样的?说明什么?3.乙组是完全暴露在光照下,好氧细菌分布于叶绿体所有的受光部位,这组实验的设计目的是什么?4.两组实验都要求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为什么?知识整合1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2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3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照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典例分析】3.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5.4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3/7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