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1/3《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林立明高二(13)2018.10.29【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教材分析】本课为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是本单元的起点,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开头和启下的作用,对以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本课与必修第一册专题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选修改革《梭伦改革》的内容相关联,而且内容理论性极强,因此在教材处理上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就显得至关重要。【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求知欲较高,但学习多数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而本课内容初中阶段没有学过,平常生活中也很难接触相关的知识,因此缺乏必备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缄默知识基础。加之本课理论性太强,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在分析观点产生的背景时必然涉及到必修知识,跨度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目标】1、了解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主张以及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2、知道古希腊人文精神演变的历程,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3、感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难点:结合相关言论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图片教学法等。【教学环节】人文主义的含义:(1)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人文主义是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2)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基本线索:西方思想史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智者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一、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的启蒙1、智者学派:(1)含义:古代希腊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传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专职教师。(2)主张特点: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②注重实利,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④忽视道德、追求功利2、智者运动(1)时间: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利克里时代)(2)背景:①希腊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原因),③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④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参政议政、诉讼等)。(3)探讨问题: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代表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地位: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5)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3、智者学派的观点及评价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1)积极: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第一次肯定和强调了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具有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2/3(2)局限:过分强调个人感觉,否定客观真理,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注重功利,忽视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二、人文精神的发展——苏格拉底的智慧(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苏格拉底生平:2、苏格拉底主张:(1)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2)原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雅典政局由盛转衰,由无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