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基础知识一、链条的术语1.链条:由若干组件(或元件)以铰链副形式串接起来的扰性件。2.链板:带孔的片状链条元件。2.1内链板:内链节上的链板。2.2外链板:外链节上的链板。2.3连接链板:连接链条上可拆卸端的链板。2.4中链板:双排及多排链中,两排内链节之间的链板。2.5弯链板:侧面两端平行、中部弯折的链板。2.6直边链板:中部廓线平行且端部圆弧中心角不大于180度的链板。2.7‘8’字形板:廓线近于‘8“字形的链板。3.销轴;用作链条铰链回转轴的细长圆柱形元件。3.1实心销轴:形状为实心圆柱体的销轴。3.2空心销轴:形状为空心圆柱体的销轴。3.3连接销轴:连接链节上具有安装止锁件用的槽(或孔)的销轴。3.4可拆销轴:过渡链节上的连接用的销轴。3.5带肩销轴:端部带有轴肩的销轴。4.套筒:与销轴构成铰链副的筒形元件。5.滚子:装在套筒上可自由转动的套筒元件。5.1小滚子:外径小于链板高度的滚子。5.2大滚子:外径大于链板高度的滚子。5.3带边滚子:一边带有凹圆的滚子。6.弹性锁片:卡装在连接销轴端部的、具有弹性的片状止锁件。7.钢丝锁销:穿过连接销轴端部且折弯的钢丝止锁件。8.附件:为输送物料在链条上装设的专用元件。8.1一级附件:与链条构成不可拆的整体的附件,它可以是新增的元件或链条上其他几个元件的变形。8.2二级附件:为便于使用于各种物料的输送,在一级附件上以可拆联接方法增设的附件。9.外链节(销片):由销轴和链板过盈配合联接而成的链节。10内链节(单节):由两个套筒、滚子(无滚子的不要滚子)和两片内片组装而成的链节。11.连接连接(CL):链条两端均为内链节时所用的接头链节。12.过渡链节(OL):链条一端为内链节,另一端为外链节时所用的接头链节13.符合过渡连接:用过渡链节和内链节组成的接头用的双链节。14.基本链节:链条中逐节相同或隔节相同的链节。15.接头链节:链条两端易拆装的闭合连接的链节。16.附件链节:具有输送物料用元件的链节。17.链条参数术语17.1节距(中心距);两相邻链节铰链副理论中心间的距离。17.2链条节数:单侧内外片的个数(或销轴的个数)。17.3链条的长度:链条的基本节距乘以链条的节数。17.4链条的侧弯半径:在施加一定测量力使链条侧向弯曲时,各铰链侧向中心所形成曲线的平均半径17.5链条的通道高度:保证链条可自由串过的通道的高度。17.6扭曲量:在沿纵向施加一定的测量力且一端无扭转约束的条件下,链段两端链节侧向中心面之间的扭转角。17.7极限拉伸载荷:拉伸试验时,链条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17.8最小拉伸载荷:链条的极限拉伸载荷所必须到达的最小值。17.9持久极限载荷:拉伸疲劳试验时,链条所能长期承受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载荷。17.10检验载荷:按标准规定,对链条非破坏性检验的载荷。17.11测量载荷:测量尺寸参数时,为使元件正确就位,按标准规定所施加的载荷。二、链条名称1.滚子链是由外片+内片+套筒+销轴+滚子所构成,其特点是销轴与外链板、套筒与内链板为静配合,销轴与套筒为动配合,滚子空套在套筒上可以自由转动,以减少啮合时摩擦与磨损,可以缓和冲击。譬如:428等。2.套筒链是由外片+内片+套筒+销轴所构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成本低,并可提高节距的精度。譬如:25H/25链条等。3.销轴链是由销轴+外片(或销轴+套筒/销轴+滚子所构成。4.板式链是由外片+动片+销轴所构成。譬如:BL623/BL1444等5.弯板滚子链是由弯板片+销轴+滚子+套筒所构成,其特点是无内外链板之分,磨损后链条节距仍然较均匀,弯板使链条的弹性增加,抗冲击性能好,销轴、套筒和链板间的间隙较大,对链轮的共面性要求较低,销轴拆装容易,便于维修和调整松边下垂量。譬如P63.5等。6.块式链石油销轴+块状内单节+外片构成。7.齿形链是有齿片+销轴构成。其特点是传动平稳,震动、噪音小,强度高,工作可靠;但重量较重,拆装较困难。譬如CL04A(2*3)等齿形链。8.油封链是由外片+内片+套筒+密封圈+滚子+销轴所构成。譬如:520HO、428HX、415MX等。9.其它的如销合链、钩形链、平顶链和易拆链等链条在各个领域运用也比较广。三、链条的分类1.按用途分有:A.传动用链条B.输送用链条C.拽引链D.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