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祖国辉煌我骄傲参考发言稿小时候,妈妈指着华夏的版图说:“小孩,这确实是我们的祖国,她多象一只仰头挺胸的雄鸡!”因此,我的脑海里便有了对祖国的朦胧印象,“雄鸡”在我心中烙下了淡淡的印记。上学后,教师告诉我:祖国有奔腾不息的长江,祖国有汹涌澎湃的黄河,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祖国养育着13亿华夏儿女。因此,我便朝思暮想着去领略长江的风采,我便魂萦梦牵着去一睹黄河的雄壮……到如今,教师把祖国的形象描绘得更加饱满,教师说:祖国是那气概磅礴的三山五岳,祖国是那青臧高原的雪莲灵芝,祖国是那东海之滨的高楼大厦,祖国是那林海雪原的冰雕玉砌……在伟大祖国61华诞之际,让我们唱响给祖国妈妈的赞歌吧,请听七年三班的国旗下讲话《祖国辉煌我骄傲》第一篇章:辉煌历史5000年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崎岖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耀,灿假设银河…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不仅如此,祖国更有那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火药、指南针、印刷和造纸术”是祖国文明的开端;“长城、故宫、兵马俑和四大石窟”是祖国悠久历史的写证;出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是搭建东西友谊的桥梁,她把汉代的文化和盛唐的骄傲展示给异邦,令欧洲瞩目,让世人惊叹;孔孟圣贤、诸子百家、墨客骚人,用他们的笔墨,记载下祖国兴衰的历史;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又为祖国的历史增添了悲壮的一页……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聚一个主题:祖国母亲!第二篇章:民族精神挺脊梁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起源构成史,确实是一部勇于抗争、战天斗地、知难而进,不断超越的民族史诗。陈旧的中国式一个全身珠光宝气,雍容华贵的女子,盘古开天辟地、四大制造、老子孔子、丝绸瓷器、威武的兵马俑使她荣耀照人。她的美让人羡慕万分。但是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我们看到的又是怎么样的一幕呢?1840年,外国列强纷纷参加了掠夺中国财富的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以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贪心的侵略者几乎掠去了漂亮女子所有的珍宝。贪心的侵略者让她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这个道理。她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对抗,在这片千万年陈旧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骁勇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漂浮,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场规划治国方略,毛主席,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在共和国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的路上,有多少人为了辞别苦难的昨天,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用本人鲜红的血去描绘祖国的蓝图;又有多少人,为了迎接美妙的明天,用双手去呼唤蓝天,使几代人的梦想变成现实。几十年的岁月蹉跎,组成了文明史上唯一的绚丽史诗!时间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宏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关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凌辱的民族来说是多么珍贵啊!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一直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