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井冈山精神署名文章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向贫困决战的号角,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到20XX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历经数十年艰苦奋斗,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扶贫攻坚奇迹,积累了不少扶贫经验。今年2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XX省人民政府批准,XX县区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战中,革命老区焕发了新活力,也打造了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的井冈山样板。为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着力推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今年5月,我们组成学习考察组,赴XX省XX县区学习取经。在精准上下苦功,把握安居、产业、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关键发力经过细致的考察学习我们发现,XX县区最值得学习借鉴的扶贫经验,主要体现在当地突出精准为先,牢牢把握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关键的具体工作上。重点在于: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以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市级把关、群众公认为原则,创新提出红卡(特困户)、蓝卡(一般贫困户)、黄卡(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办法,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市有电子档案,注重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不断地回头看,及时更新贫困信息、及时跟进管理,确保精准识别,做到对象精准。按照国家脱贫标准,严格核查把关,对完全符合标准、能够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予以退出,对新增和返贫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确保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贫困原因个个门清,脱贫门路户户有数。精准施策、确保增收。根据贫困群众的致富意愿及其实际劳动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政策和措施。能就业的,帮助第1页共5页联系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一户一人务工,全家不用受穷;能创业的,从资金、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扶持发展致富产业,确保家家有一个致富产业,户户有一份稳定收入。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实际,由政府帮助贫困群众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大力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致富能人、党员干部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确保稳定脱贫。政策兜底、应保尽保。聚焦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和因病、因残、因教育等原因致贫的贫困群众,在落实国家普惠性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由XX县区本级财政掏腰包,叠加实施相应的差异性保障政策,并积极推进扩面提标,确保这部分贫困群众收入年年有增加。推进贫困线和低保线双线合一,将保障政策向贫困户聚焦、向困难户叠加。推进健康扶贫,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推进教育扶贫,实行减免并举,让贫困群众上得起学。推进安居、完善配套。实行差异化奖补政策,全力消灭危旧土坯房。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镇村联动点建设相结合、与农村清洁工程和村庄整治相结合三个结合,确保每一栋土坯房都拆得动、建得起、住得进,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坚持全域规划,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全部达标,确保让贫困群众在干净、漂亮、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实现脱贫。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创新干部帮扶机制,市县乡(镇)三级全发动,干部力量下沉,解决缺力量的问题,实现贫困村点全覆盖。全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对上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大整合,对内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办大事,对外千方百计借力借帆开大船,解决缺资金的问题。结合昆明实际,构建1+12指挥体系,按照时间表挂图作战当前,我市有XX县区、禄劝县、寻甸县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第2页共5页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打开创新思路阀门,认真借鉴XX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昆明实际,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下一步XX市将按照中央统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