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牛胰岛素是哪国最先人工合成的?参考答案:中国。评说: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花、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进了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重大发现,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中国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成为人工改造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5.谁是化学王国的“孙悟空”?参考答案:乙烯。评说:乙烯出生在石油裂化炉,这个裂化炉好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烁丹炉,乙烯就像是从炼丹炉里逃出来的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神通广大。生性活泼的乙烯,遇到其他化合物,很容易“摇身“变”成新的“化身”。它与水结合,就会变成酒精;如果先同硫酸结合,再同水反应,也可以变成酒精。工厂里如果用乙烯制造酒精,能节约人的粮食。如果许多个乙烯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只要有一定的压力和一些催化剂,就会聚合起来变成聚乙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袋.就是一种聚乙烯薄膜。用聚乙烯做的塑料管,不怕酸碱的腐蚀,能任意弯曲,比用金属管要方便得多。聚乙烯是个大分子,在单个聚乙烯分子里,有2000多个碳原子。这个分子像是一条又长又窄的长线。聚乙烯液体经过喷丝头喷出,并且一边冷却,就成了聚乙烯纤维。乙烯和丙烯共同聚合,可以生成一种具有橡胶性质的聚合物,叫做乙丙橡胶。乙烯得到银的“帮助”,能在空气中氧化成环氧乙烷,再加水反应,变成乙醇,它是制造“的确凉”的原料,也可制造防冻剂。乙烯加上氯化氢,又“摇身一变”为镇痛急救药氯乙烷,如果进一步同铅作用,生成的四乙铅,是半个世纪来广泛使用的汽油抗爆添加剂,但是由于铅的毒害,无铅汽油正在逐步顶替它的位置。乙烯也能变成氯乙烯,从而制成聚氯乙烯树脂。它能做成各种塑料用品,或者做成聚氯乙烯纤维,再加工成具有保暖防病作用的内衣。26.世界最大功率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是哪个国家研制的?参考答案:中国。评说:乙炔有“有机化工之母”之称。2004年11月初中国科学家在安徽省合肥市建成2兆瓦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这个世界最大功率裂解煤装置将对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乙炔的一种新方法进行验证。乙炔和乙烯是目前世界上有机化工产品的最基本原料。目前,中国生产乙炔的方法主要是电石法。电石由焦炭和石灰制成,通过水解生成乙炔,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和电石渣。这种高耗能、重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法目前已被西方国家淘汰。中国是一个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煤的大规模清洁利用研究已被列入国家能源重点研究项目,乙炔生产方法因此得到改进。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建成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可清洁、高效地用煤炭直接生产乙炔。它的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炬产生的平均温度达5000℃的氢等离子体使煤粉和氢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含乙炔的混合气体,经过分离和提浓,即可得到高质量乙炔。该实验装置在11月3日已经完成首次调试和整体运行。由于其直接涉及工业化技术的各项基础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化装置。该套装置在碳转化率仅为20%时就可年产1600吨乙炔,还可用于天然气(如制氢、乙炔等)、特殊废物的大规模综合应用研究。27.二氧化碳是功臣还是罪人?参考答案:功过皆有,但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评说:二氧化碳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请看它的一份申诉状吧!我,二氧化碳,学名CO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