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万达商业广场,由大连万达集团在2002年投巨资兴建,总投资达到20亿元人民币,是当时万达集团在全国兴建的9大商业广场之一。但在2003年底万达商业广场一期开业之前,宣传中的欧倍德等几大主力店没能按期进驻,导致万达面临集体诉讼。万达方面这两年拿出了8亿元对屡遭失败的沈阳万达广场进行回购,回购的对象是之前被打散出售的精品街铺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业主不肯“松手”,导致回购过程异常艰难,不得已,万达走“行政路子”取得当地政府支持,将之前散售的商铺定性为“非法临建”,动用了最后一招——拆迁,并让评估公司对商铺产权价值做了估价,参照此估价进行回购。比拆迁现场由万达方面出示的评估报告显示的2万/平米的均价,和当初购买这些商铺时业主所付出的高达6万/平米的成交均价,巨大的悬殊再加上这3年的惨淡经营让业主们蒙受的利息损失。不难看出,“回购价格谈不拢”肯定是最终被迫拆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万达的品牌及在全国的扩张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自此后,王健林提出不再“散售”商铺。整个拆迁过程需要拆除5331个非住宅建筑,这些铺位在沃尔玛、百盛背后,都是三层的独立商铺,类似街铺,每条街100米左右,散售之后经营一直非常糟糕,后来一度由万达支付业主租金收回来统一经营,效果还是不好。在这次拆迁之前,回购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但是很艰难,最终万达定性“非法建筑”动用拆迁重建拿回产权。拓展阅读1:四年轮回沈阳万达商业广场拆除重建的背后从9月28日拆掉沈阳万达商业广场精品商铺(下称万达广场)中间步行街天棚的第一根横梁开始,日夜赶工至今,这个曾在2002年叱咤风云的地产项目,拆除工作已进行过半。万达集团一位高管透露,拆迁后的土地,连同一直未开发的万达广场二期,将建设成一个类似于北京或成都万达商业广场一样的“城市综合体”。万达沈阳改错2003年底,万达广场建设完成。由于宣传攻势凌厉,这个有着500间精品商铺的广场,竣工前就已被350多个业户用6万元/平方米的天价(沈阳本地)买下。2004年春节前,万达广场开门营业,由于人流过少,两个月后第一次停业。此后近3年的时间里,广场几次更换职业经理人,更换经营模式,并同时更换经营方向,但都没有引来人气,经营遂陷入停顿至今。从2004年开始,困顿中的万达广场就陷入纠纷的漩涡。商铺购买者普遍认为,广场的整个商业氛围,与万达销售广告中的宣传内容不符,因此涉嫌合同欺诈,部分业主据此要求退铺,但遭万达拒绝。2004年下半年,超过50名的万达广场业主以“销售欺诈”为由起诉万达,并进而向法院提出撤销购房合同的要求。案件经两次审理后,沈阳市和辽宁省两级法院均认为,万达广场的系列广告“属商业吹嘘而不构成商业欺诈”,最终判业户败诉。此后,双方的争执陷入僵局;而有11名业户终审后选择了申诉,至今依然没有结论。然而,坚冰下面早已悄然消融。2005年以来,一些业户通过私下协商,实现了退铺的意愿。尽管这一比例不足业户总数的3%,但万达试图拯救广场的意图渐渐显露。此间,沈阳市政府对万达广场的运营效果渐起微辞。一位知情人透露,由于万达商业广场项目是该市“项目年”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占地面积和投资总额等方面都创了该市2002年度的第一,因此沈阳市政府可谓“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事与愿违。万达广场开业3年,不但没有悉数引来国际知名的商业巨头,由于地处沈阳市最为繁华的商业核心地段,万达项目的破败,还直接影响了沈阳的整体商业氛围。这让沈阳市政府大为恼火。法律殿堂上赚足脸面的万达广场,却在商业战场中屡遭败绩。如何拯救万达广场项目,成为压在万达地产和沈阳市政府两者心头的一块石头。既然数度的商业运营努力,都毫无起色,眼看着万达广场日渐生锈的门锁链和由明转暗的玻璃门,在反复权衡之后,万达集团与沈阳市政府最终作出了“收回商铺,拆除重建”的决定。2006年7月26日,沈阳市政府专门为万达广场拆除重建问题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会后形成了193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而在此前的2006年3月20日,万达就已将精品店铺所占的2.19万平方米的土地,从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开发有限公司所有的大区块土地(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