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一、试验段简介海翔大道二期完善后浦立交工程M1主线沙包土填方试验段设在M1K2+070~M1K2+129.462段路基,路基填料采用东孚军事基地山上挖出的沙包土。于2011年10月20日开始施工到2011年11月29日施工结束。经检验并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各项检测数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表明M1K2+070~M1K2+129.462段路基沙包土填方铺筑成功。二、试验段施工准备1、测量:试验段施工前,以对线路距中桩17.1m边桩进行放样,并对施工段落用灰线明示。2、实验:施工前以完成路基填筑所涉及的各项土工试验及土的原材料检测实验。3、土场:施工前已经土场清表及土方外运便道的整修。4、人员、机械:已配备满足试验段施工所需的人员及机械。1、)实验段施工参加人员分工姓名职务职责乔梁项目总工施工技术指导及质量监控卢建民生产副经理施工负责人王亮工程部长现场技术工作安排刘善文施工队长前、后场协调工作张娟试验工程师施工质量监控王卫技术员施工现场技术工作管晓荣测量工程师施工测量工作张晶晶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同时配备10名工人配合现场具体施工。2、)试验段施工机械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情况备注1挖机4良好2自卸车8良好3装载机2良好4振动压路机22T1良好5平地机1良好6冲碾机20T1良好三、试验段施工目的1、通过试验段的生产,作为一次全体动员,对投入正式生产人员、机械设备及组织管理进行磨合,总结最佳的路基施工方案指导本标段大规模土方施工。2、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生产,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1)、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2)、通过测量数据确定东孚军事基地土场土质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3)、通过试验段确定人员、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振动参数等,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据,为路基工程全面开工、顺利施工创造条件。四、试验段施工过程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底整平碾压--实验和选择填料--试验段路基填筑--(上料--推平--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边坡整修--记录和分析有关数据)--首件工程总结和验收2、施工前,根据已批准使用的导线点和相关设计要求,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填方的坡脚线,用白灰线洒出位置线。3、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杂物,并将其运输至弃土场。4、本实验段填料采用东孚军事基地山上挖出的沙包土,经过实验室对该土样进行标准击实实验、承载比实验,确定改土适合作为路基填料。5、试验段施工1)、路基按照路面的平行线进行填筑,用全站仪根据填筑的高程放出第一层填筑边线,并用白灰线撒出边线(按照规范要求,比设计路面宽度大30-50cm进行控制),并在其边桩位置插上花杆,按照松坡厚度要求的40cm挂一道线,既起到控制填筑宽度的作用,又能有效的控制其填筑厚度。在检验合格的上一层顶面用白灰撒出方格网,方格网为5*5m的正方形,每层填料按40cm松铺厚度控制。2)、用装载机进行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再整平过程中人工进行配合,整平后的路基表面达到规范要求,整平后注意路基的横坡的控制,以满足排水要求,防止路基表面积水。3)、整平后实验室对其含水量进行检测,若满足最佳含水量(±2%)的要求,可进行碾压,若现场含水量偏低,用洒水车洒水。待含水量检测结果满足施工要求时,可进行碾压;反之若天然含水量偏高,待含水量检测结果满足施工要求,可进行碾压。在该段施工时因天气炎热,故天然含水量偏低,碾压前均进行了洒水。洒水后再进行整平,对测点进行高程观测并将其记录,以便于数据的分析和总结。4)、碾压采用三一重工YZ200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先静压后震动的原则。进行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后,再微震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8km/h),然后进行强震两遍(速度控制在2-2.5km/h),由实验室对其压实度,然后每强震两遍进行一次压实度检测,经检验,强震4遍后其压实度达到不小于93%的要求。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再次测量观测点的高程(对其松铺高程、碾压后的高程、各碾压遍数和对应的压实度等数据及参数见附表)5)、每碾压5层时对边坡进行一次修正,采用挖机进行刷坡,刷坡时其坡度采用坡度出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