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基本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2、浮力的方向:总是----------------的。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公式:F浮=--------注意:(1)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只与---------和---------------,(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形状------;(3)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4)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使用于气体。5、物体的沉浮条件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到浮力和重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下沉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漂浮此时V排---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6、漂浮问题的“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进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浮力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②根据F浮=ρ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4)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热空气。为了能使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二、浮力重难点解析1.物体沉浮的判断和应用以及液面升降的问题:例1、“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例2、鸡蛋沉没水底受到的浮力为F1,逐渐向水中加盐,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2,上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3,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4,则()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4<F3例3(09兰州).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例4.如图45所示,悬挂着的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A、两次的浮力一样大B、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C、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例5.把一根比重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46所示,那么比重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17、一个实心塑料球,恰能例6.图47中所示为一根表面涂蜡一端绕有适量铁丝的木棍竖直浮于水面的情况,若将其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下的部分一定会A、下沉B、上浮C、悬浮在水中不动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例7.有一支比重计,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1,浸入水中体积为V1;将它放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F2,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V2,那么F1与F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