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灵溪镇华山村至龙港镇水深村联网公路工程第三合同段桥梁梁板预应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苍南县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苍南县灵溪镇华山村至龙港镇水深村联网公路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3月15日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一)项目简介苍南县灵溪镇华山村至龙港镇水深村联网公路工程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林头村、途经林陈、新光、月星、水深等行政村。K3+560—K6+711.258全长3.151公里,主干道II级标准公路设计,路基宽度12m主车道9m,硬路肩2×1.5,两侧挡土墙各0.5m,设计行车速度8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设计荷载公路二级,本合同段工程量:桥梁5座:涵洞12道,干砌挡土墙;13257m³,水泥搅拌桩31050m。桥梁上部构造情况一览表如下:桥梁名称梁板长度(m)数量高度(cm)宽度(cm)角度强度林头中桥209951.090C50林陈中桥1627801.035C50新光小桥1027601.05C50月星中桥1627801.051.11C50水深中桥1327701.090C50第二章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4、《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5、施工设计图纸第三章危险源辨识与监控31、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1)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破坏(2)台座倾覆或滑移(3)预应力钢绞线断裂或滑脱(4)张拉设备故障(5)不当操作事故(6)施工机具伤人(7)现场火灾或触电2、引发事故主要原因(1)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或夹具)组件的锚固性能差(2)预应力钢绞线质量不合格(3)张拉机具失效(4)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下继续施工(5)作业面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6)机具使用前没有进行检修,或操作不当3、危险源监控(1)对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检查和监控(2)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受力长度的总应变来确定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并应满足循环次数为200万次的疲劳性能试验。(3)对台座的抗倾覆与抗滑移,张拉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监控。(4)对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监控。(5)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监控。第四章安全保证措施4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为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预应力张拉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梁亦表(项目经理)副组长:李其干(项目总工)组员:林立相(安质部长)、林庆挺(工程部长)、孙清福(现场管理)、王忠福(技术主管)、薛圣明(专职安全员)2、安全方针及指导思想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的指导思想。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4、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安全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佩带胸牌并持证上岗。5、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严查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坚持“三工教育”(工前、工中、工后),坚持开展班前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安全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项目部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重奖重罚,决不手软。领导模范带头,以身作则,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5第五章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程负责人应对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熟悉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要求、安全技术要求等。(2)、物资准备材料及设备准备根据材料设备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材料设备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堆放场地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预应力张拉施工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