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秀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VIP免费

优秀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_第1页
1/5
优秀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_第2页
2/5
优秀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_第3页
3/5
1/5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一)办杂志名称小学语文教师期号2006.22006年2期页码5—16页推荐篇名定能生慧作者常丽话推荐阅读对象所有的低段语文教师内容摘要定能生慧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孩子爱吵闹,听不进别人的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老师、家长要做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尽量柔和地跟孩子说话。当你除了叫喊就无法引起孩子注意的时候,孩子就已经被你训练成很难对付的人了。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原因在哪里呢?大约因为长辈说的是老一套,孩子早就厌烦了,或语言还不够卫生,那么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读书的时候了,每日不间断地读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推荐者胡蓓红阅读日期2006年3月13日2/5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一)办杂志名称《小学数学教师》期号06年1、2期页码4至11页推荐篇名《关于左右概念教学的研究》作者曹培英推荐阅读对象低段数学教师内容摘要一、为什么将左右概念纳入小学数学课程增加图形与位置的学习内容,最显然的教育价值就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我们在这三维空间内居住、活动,为了更好地利用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具备有关的常识,都需要认识和理解三维空间。这应该是内容名称变换,即将“几何初步知识”改为“空间与图形”的主要用意。二、“左右”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在拓展为一节课的新授内容,教学的要求是“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于是,左右的相对性,就凸显为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时,让教师“左右为难”。三、关于儿童形成左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第一阶段: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识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第二阶段:儿童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第三阶段: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四、关于左右概念部分练习难度过高的归因分析其一,钻研教材和练习设计中“深挖洞”的思维定势仍在发生影响。其二,《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五、怎样把握左右概念的教学要求只要能够正确分辨他对面的人,哪一只手是左手,哪一只是右手,并能据此判断对面人的左边、右边就足够了。至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一个难度比较适当而又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情境就是“上下楼梯靠右行”。因此没有必要引入判断标准由人到物的转换训练,以及被观察物是否具有“生命”的辨析,也不宜面对全班学生展开多种答案的讨论。推荐者戴雄阅读日期06年3月10日3/5教师学习业务杂志笔记(1)办杂志名称小学语文教师期号2006年2期文章篇名阅读从倾听开始--亲近母语[大声读给孩子听]实验概况作者邱凤莲学习收获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亲近母语课题组开展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班级读书会实验。实验创始人徐冬梅老师用个人的讲学费创立了亲近母语读书基金,读书积极每学期向实验老师提供4本最适合向孩子大声读的图书,目的是让孩子们用耳朵倾听名著,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兴趣。大声读措施及收效:1、最吸引孩子的阅读形式——给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对于阅读有一定困难的低年级孩子或者阅读习惯最好方式。用耳朵倾听名著,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逼迫的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2、最易走进心灵的阅读形式——给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一本书、一张嘴、一颗心是这个实验实践中的三要素。老师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给孩子情感熏陶。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所能传递的,因为它能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孩子们的感情共鸣。3、最令人回味的阅读形式——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在大声读实验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令孩子回味无穷,很多孩子在老师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就会自己读起来。他们模仿文中人物说话,或者反复诵读其中的片断,在这种模仿和诵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读者许蓉阅读日期2006年3月11日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优秀教师业务杂志导读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