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质量,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第一篇:提升安全质量,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升安全质量,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以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企业领导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1、建设安全文化,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中的重要组成要素;2、狠抓安全文化的教育,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保证;3、完善安全文化的制度,让安全文化固化于制,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保障;4、强调安全文化的执行,让安全文化外化于形,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关键;5、实现安全文化的延伸,让安全文化内延外伸,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迫切要求;6、创新发展安全文化,建立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长效机制。关键词:效益安全文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效益,效益是靠管理来实现的,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在企业综合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实现效益的前提,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将耗掉企业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是难以躲避的,如果发生重大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灾难。一旦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大量的资金将被迫消耗在事故的抢救和处理中,宝贵的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急需,不能用于职工生活和就业,不能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严重削弱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也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无疑也就失去了利润和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克服那种重效益轻安全的糊涂思想,把生产引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第1页共18页1、建设安全文化,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本质安全型企业”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物(机器设备等)的安全可靠性;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这些特征,体现了安全的管理从传统管理、经验管理迈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的阶段。“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从安全文化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文化通常是由物质(安全条件)、制度(安全制度)、行为(安全行为)、素质(安全素质)、精神(安全氛围)等五个基本层次构成的。安全文化着力于培育本质安全型人才,用安全的氛围塑造本质安全型人才;本质安全化企业的构建从根本上也是本质安全型人在进行,人管机、人创造环境、人进行管理,归根结底,安全文化培育出的本质安全型人才是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根本。2、狠抓安全文化的教育,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保证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坚持正向引导教育,培育本质安全型人才。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和以人管人,职工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没有切实解决好职工内在心理需求的问题。企业应该在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文化领先”的角度入手,突出“以我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理念,注重引导、培育广大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觉、自愿、自需、自求意识。企业应围绕“本质安全、珍爱生命”这个主题,开展多方安全教育,引导员工从自我做起,从岗位做起,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引导职工将其本能的安全要求固化在生产实际操作之中,使“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成为每个职工的迫切愿望和需求,力求实现安全管理的人人自为而治。通常来讲,一个人具有的安全观念决定了这个人的安全行为,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树立“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经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理念,现实中,一些员工认为“安全是小事、安全事故损失不大”等侥幸心理决定了这类人不能把安全工作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表现在第2页共18页日常的行为中就是劳动保护用品戴不戴无所谓、安全防护措施做不做没关系等行为。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念是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的首要条件。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应由公司和项目部创新形式来组织开展,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和讲解过程中不断重复进行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力求通过不断教育、提醒、强化、警示达到对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之弦的触动效果。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提高警惕,时刻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