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主持词导语: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一颗珍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一直传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主持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主持词【1】主持人男:你能说出我们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吗?主持人女:当然啦。说不出这个我还算中国人吗?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等等。我国的节日太多了。让我们先来看段视频吧!男:视频看完了,你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吗?女:这倒不太清楚。那你知道吗?男:我当然知道啊。女:那你说说看。男:那倒不用我说。我班的同学们会替我说的。他们对我国节日的由来比我知道得清楚。(学生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由来及节日习俗)田萌萌: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公历(阳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2-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春节的习俗: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放烟花爆竹、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年夜饭、吃饺子等。姜承瑜: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有关春节的诗--《元日》。张美玉: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宵节的习俗:张灯结彩、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吃元宵、划旱船等。刘佳欣:我给大家背一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诗曰》。李宏伟: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杜思雨: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清明节的诗--《清明》。李佳: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3-据说,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挂艾蒿、菖蒲、榕枝,赛龙舟等。李宏伟: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的习俗:赏花灯、赏月吃月饼等。刘金珠: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有关月亮的诗--《古朗月行》。女: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也了解了我国节日的由来。男:不坏、不坏;学得真快。女:不用你夸,我本来就不笨啊!男:好!那我就来考考你。我们前几天过的是什么节?你知道吗?女:中秋节呀!这地球人都知道呀。问我这个问题,你也太瞧-4-不起我了。男:唉,就回答这一个问题,看你高兴成什么样。你中秋节在干什么呀?女:听歌。男:什么歌啊?女:你呆会儿就可以知道了。男:下面请听小合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男:歌蛮好听的。挺符合中秋节这个日子的呀。女:那是当然的呀,我的品位也不差呀。男:唉!看你这人呀,还没夸你就已飞上天了。女:我本性如此,不可以吗?男:不和你争了。节日说多了也该换换口味了吧?女:对呀!我好像记得我班女生舞跳得不错哦!要不要看看。男:好啊!恭敬不如从命!女:下面请欣赏舞蹈《最炫民族风》。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传统文化。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传承中华瑰宝。男: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传统节日,也加深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女:那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吧,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男:请班主任老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