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滑县老庙乡第一初级中学徐志姣提到教学模式,人们往往容易和刻板的、固定的程式联系起来而产生困惑:“难道象教学这样一种灵活多样、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也有固定模式吗?”这就涉及对模式的理解问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无论就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来说都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可循,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表现出来。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下面给大家提供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基本步骤和粗浅的认识: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七步):1、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搭桥。(准备阶段)2、出示尝试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3、自学课本——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为学生自己解决尝试题提供信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步。4、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过程中重视对学困生的帮助。5、学生讨论——对学生的尝试结果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评价,尝试讲道理。6、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尝试结果,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进行评价。(主体尝试阶段)7、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主要给学困生再射一箭的机会,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逐步逼近教学目标。(延伸阶段)这是尝试教学的主要过程,不是一堂课的全部,一堂完整的课前后还有任务,如前面有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后面有课堂作业或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等。一、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一般要做好两个准备:心理准备:创设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兴趣。知识准备:准备“七分熟”的旧知识。为了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尝试问题,必须为学生创设尝试条件,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二、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尝试的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核心。特别指出尝试教学法,一上课教师要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先练,学生必然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行为:1、看到尝试题后,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出来。2、遇到困难会主动自学课本,在课本中寻找解答线索。3、再遇到困难可能会主动向别人请教。4、做完尝试题后,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就会主动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5、最后会要求教师指点迷津……这些都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的思想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所以这种变革会引发课堂教学的根本变化。提出尝试题诗尝试教学法的起步,起步好坏将会影响全局,所以编拟、设计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尝试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有尝试题引路。尝试题按照教学需要一般有五种设计方式:1、同步尝试题:它与例题同类型、同结构、同难度,只改变内容、数字;2、变化尝试题:它与例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有些微变化,难度大致相同;3、发展尝试题:它较例题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4、课本尝试题:它以课本例题作尝试题;5、学生自编尝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一般情况下大都采用同步尝试题,以减少尝试坡度,使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后,能举一反三,自己解决尝试题,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同步尝试题对学生来说,已毫无困难,可用变化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有时用课本例题作尝试题,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完尝试题,立即翻开课本看例题,发现自己做的和课本例题一样,会分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