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满意度心得体会人民满意度是群众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各项工作实际成效的直接感受,工作做得好不好、该如何改进,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如何提升人民满意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0XX年度,我局在全省政法系统满意度测评中排名十分落后,经过查摆剖析,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近年来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整体工作水平不高,没有特色和亮点,在全县的影响力很小,公众评价不高;二是有些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强,整体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纪律意识不强,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四是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公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了解很少。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全系统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整治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全县司法行政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显著提高的目标。加强对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完善诚信执业评价、监督机制。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努力提高全县司法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实行跟踪问效,突出考勤和考绩,营造良好的争先创优环境。(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打造特色亮点1、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改善基层司法所工作条件,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调解员队伍素质,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立基层调解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考核管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2、积极打造法律援助平台,大力提升法律援助水平。高标第1页共3页准打造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创建全省法律援助为民服务示范窗口;优化人员配备,开通咨询热线,安排律师值班,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对乡镇、单位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各级网络机构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切实做到“应援尽援”,推动法律援助水平突破性提升。3、花大力气改善工作条件,全面规范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对社区矫正监管中心进行重新建设和搬迁,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利用社区矫正数据库与gps定位系统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做到“人档齐全”,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漏管。4、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保证刑释解教人员接送率为100%,避免脱管漏管现象;扎实做好补助经费发放工作,及时给予接送人接送经费,按时发放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补助经费;坚持以人为本,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走访制度,不定期地走访刑释解教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5、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上犹法治建设。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扎扎实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进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结合上犹实际,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拟在县城茗馨广场多形式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结合“三送”工作不定期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巡回到全县各圩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6、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教育管理,切实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和沟通交流,并对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6个法律服务所开展一次案件质量检查活动,查找出法律服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增强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建立回访制度,征求他们对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提高;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信誉档案,及时对法律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第2页共3页7、增强大局意识,积极做好县里中心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县领导接访活动;二是开展律师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