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发展及其应用陆以勤(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本专题从七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第一个是微电子与光电子,第二个是现代通信技术,第三个是遥感技术,第四是智能技术,第五是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第六是消费类电子技术,第七是信息安全技术。一、微电子与光电子在讲这个之前,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同一个领域都取得诺贝尔奖的一个科学家,能不能说出来?不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只拿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奖;也不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在化学和物理,不是同一个领域,她拿了两次诺贝尔奖。这个科学家叫巴丁,他是晶体管的发明人,因为他和肖克莱、布拉顿三个人一起发明了晶体管,1946年他们开展了这个研究,1947年观察到了晶体管,1956年获得诺贝尔奖,1972年因为他和另外两个科学家发明了超导,所以第二次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奖。他曾经开玩笑说他每次都得了三分之一,得了两次才拿到三分之二,他还必须和另外两个科学家再合作一次,再拿一次,才能拿到整个诺贝尔奖。我们言归正传,微电子学是什么?它是电子学的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的技术,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的工艺和测试等。在信息社会,我们要求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那如何研究出这种器件就是微电子学研究的内容。我们以一个它的发展线路来看一下,我刚才谈到巴丁和另外两个科学家,一个是肖克莱,他提出了著名的PN结理论,另外一个科学家叫布拉顿,他们三个于1946年1月在贝尔实验室成立了半导体研究小组,经过差不多两年,他们观察到了具有放大作用的晶体管,1956年获得诺贝尔奖。晶体管是分离电路,还不能满足我们体积小、低功耗的要求,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就是集成电路。从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已经有50年了,1952年英国科学家G.W.A.Dummer第一次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想,1958年以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科学家基尔比(ClairKilby)为首的研究小组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集成电路发展了五十年,它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我们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摩尔(GordonMoore)是Intel公司的创始人,他提出这个定律的时候是1965年,那时候他还不是在Intel,而是在仙童半导体公司做实验室主任,他为《电子学》杂志35周年专刊写了一篇报告,题目是“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摩尔定律说的是芯片上的晶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两年,就是24个月翻一番,到现在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我们前面说的是微电子技术,下面我们就再说一下光电子技术,为什么把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放在一起谈?光电看起来好像不相干,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实际上他们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举几个例子,首先是1860年麦克斯韦提出的光的电磁波理论,因为光是一个电磁波,它有波粒二象性;第二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第三回合是1960年激光的发明,所以说光电往往是在一起。光和电紧密在一起,但它们又各有特色,电磁波容易受到干扰,而光的频率非常高不易受到干扰,所以它是中性的。最近光电子技术发展也非常快,确切的说,光电子技术应该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从激光问世之后它就已经诞生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用于激光测距,很少量地应用,到了70年代,由于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得到了应用,光电子技术就迅速发展起来了。光电子科学主要是涉及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和探测,它的产生和控制是激光技术和相关的应用技术;它的光子的传输就是光纤,目前世界上敷设的光纤总长超过1000万公里;如果是检测,那就是光子探测和光谱分析;如果是做信息处理,那么就是一个新的学科,叫光神经网络,有望出现新的光计算机,激光雷达、光制导、光陀螺;如果是用它来存储,那就是光盘;如果用它来显示,就是我们的打印机、复印机、大屏幕显示等;如果是光子间的互相作用,还可以用来做光子生物技术、光子加工技术等。我们国家对光电子也非常重视,它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比如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光传输和光通信的设备、激光器、工业激光设备,还有用于生物医学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