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志先进事迹材料员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记崔木镇三义村共产党员田德志田德志,男,44岁,中共党员,崔木镇三义村南湾组村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养殖羊、种植烤烟、农资商贸流通等方面,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带头建造大型羊场,发展规模种养,商贸流通,渐渐走上了富裕路。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当地是一名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田德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比较偏僻、信息比较闭塞的三义村南湾组。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由于娶媳妇盖房子欠下了外债。但是田德志头脑很灵活,学东西非常快,经人介绍跟着邻村的一个小型建筑工队当起了学徒,田德志很快学会了木工、瓦工等技术活,终于还清了外债。三义村和XX省XX县区邵寨镇接壤,邵寨镇每遇古历单日就有市集,因此三义村群众有经常到相邻的邵寨镇赶集的传统,所以三义村商店生意都不太好,田德志和妻子卫慧芳用在建筑工队的一点积累在三义村街道开了一家很小的商店,主营日用百货,田德志夫妻本着童叟无欺的经营原则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十几年过去了,小小的商店生意越来越兴隆,2008年,田德志筹资新建门面房8间180平方米,还开始经营农资化肥等,为三义村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大地便利。2006年,田德志又开始走上养羊的经营之路,当时,买进四只母羊,但他也担心过,不知道养羊这门事业有没有前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田德志本人还是铁定心要做好养羊这门事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到20XX年,养羊数量发展到130只,这一年出售近80只商品羊,收入6万多元。今年,田德志更加第1页共15页坚定信心要把养羊这项事业搞好,尽快达到规模化、规范化。本来养羊以放养为主,但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在当地这种条件下,圈养方式肯定是一种良性发展方向,所以去年他已经着手改建原来的60余平方米的羊圈,把它扩展到200平方米以上,以期能适应不断扩大的养羊数量。在当地,草资源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冬天和初春是一个缺草季节,所以他每年都需要种植一定的牧草。20XX年,在自己家的责任田地里种植上了牧草,总面积达到10亩以上。为了提高养羊技术水平,在饲养过程中,田德志理论联系实际,潜心钻研业务,从饲养方法到羊病防治都能熟练操作,同时也主动辅导其他养羊大户。在疫病防治季节,他能及时到兽医站领取疫苗,然后分发给各养羊户。目前羊肉销售行情很好,价格也高。虽然全县养羊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田德志一点也不担心销路,每年等到要出售的季节,所有可以出售的商品羊早就预定一空,就连羊粪也被外地客户全部买走。今后,他会进一步坚定走养羊这条致富的道路,相信今年也会是个丰收年。三义村在1995年前后一直是全镇乃至全县的种烟大村,但进入2000年后,三义村烤烟生产步入低谷,农民缺少了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20XX年全国烤烟生产大省云南遭遇大旱,全国烤烟生产形势严峻,但同时烤烟价格也大幅度上涨,田德志抓住机遇,在郃阳村承包40亩地,种起了烤烟,在县烟草局和烟叶技术组的大力扶持下,当年见效6万元。这给了三义村群众一个很大的启示,不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是以规模效益为最大优势,20XX年三义村种植烤烟15亩以上的群众达到21户。在群众眼里,田德志是一个头脑活、闲不住、能吃苦、能致富的牛人。第二篇:先进事迹田一心一意谋发展精益求精创佳绩--记济三煤矿选煤厂厂长田兆华在济三煤矿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踊跃出无数个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就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第2页共15页高高飘扬在煤海中,选煤厂厂长田兆华就是其中的一个。现年45岁的田兆华,黝黑的脸庞映衬出的是他朴实的作风,带着些许嘶哑的嗓音透露出的是他坚毅的性格。就是这样的一个汉子,正引领着十年风雨洗礼的选煤厂迸发出新的活力,在矿井宏大的发展蓝图上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勇挑重担华丽转身2008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田兆华由选煤厂党总支书记转任选煤厂厂长职务。对于一个长期从事政工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