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工具钳工高级组赛题分析[图文]作者:蒋建逸来源:科研处更新日期:2008-10-7阅读次数:1051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很多钳工技能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其原因是﹕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至今尚无适当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全部代替﹔某些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艺作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生产﹑修配工作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所以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钳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操作者的技艺和熟练程度。在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潘郴获工具钳工高级组第一名,下面介绍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工具钳工高级组赛题的工艺分析。本课题特点:1.它属于套裁类形。相关的计算和划线有一定难度。(三角形从主板上取料)2.典形的测量配加工。(又称盲配)。3.有六个对称度技术要求的项目。它们是相互牵制,一个都不能错,牵一发而动全身。4.工件加工时变形较大,要采取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和措施。(易走弯路)5.孔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小0.8um。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较高8H7±0.03mm。6.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达1.6um。7.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各凹凸件配合面尺寸大小要求零碰零。(本课题最难处)工艺过程一(1)半精加工尺寸80且平行。(外形留0.3-0.5mm)如图(1)(2)下平面与两侧及基准底面垂直。2/9(3)以外形实际尺寸计算各工艺划线尺寸。钻铰孔线加0.1的安全量。(4)以外形实际尺寸的中心线为基准划出工件形状线、各工艺孔和钻铰孔的中心线。(结合几何划线法和座标划线法)(5)上平面可暂不加工。(6)划出去料孔十字线。工艺过程二(1)钻3工艺孔和钻铰8H7孔(台钻上手铰或机铰),钻铰孔时测量预钻孔的对称度和位置精度,对称度超过0.1时要进行修借。钻出去料孔。如图(2)(2)精铰三角形、底板两精孔。(3)各孔口倒角C0.5。(4)锯下三角形、用锯割法去掉多余部分,主板释放内应力。各锯割面如图(2)所示。3/9工艺过程三(1)加工三角形底边,结合量块、百分表。(平面度用研点法加工)测量孔时要测量孔的两头。保证孔与端面的垂直度及与底面的平行度。(2)加工三角形第二条边,结合量块、百分表、万能量角器测量。(平面度用研点法加工)中心尺寸做零位正0.005mm。保证孔与端面的垂直度及与底面的平行度。(3)加工三角形第三条边,结合量块、百分表、万能量角器测量。(平面度用研点法加工)中心尺寸加0.005-0.01。(4)加工第三条边时分别用已加工好的另两条边检查角度的累积误差,至技术要求。(5)加工R3圆弧至要求。如图(3)4/9工艺过程四(1)用研点法精加工A面,保证孔到A面的尺寸,用量块和百分表测量。如图(4)(2)分别精加工B、C平行面,保证孔的对称度,并兼顾与A面的垂直度,做到零位尺寸。(3)各棱边去毛倒刺。工艺过程五(1)用正弦规、百分表、量块测量角度斜面对称度及工艺尺寸。如图(5)5/9(2)修配与三角形的配合间隙,修配与顶面的直线度,两项技术要求交叉进行。(3)检查两加工面的平面度、对称度、直线度、端面垂直度和与三角形的配合精度。工艺过程六(1)计算台阶y的工艺尺寸,分别用量块和深度千分尺测量台阶深度,做到零位负0.01mm。保证两台阶等高。如图(6)(2)用量块加工槽口宽度尺寸,保证槽口对称度。加工槽口深度尺寸。加工后应用14.99量块检测槽口宽度。6/9工艺过程七(1)用正弦规、百分表、量块测量燕尾角度斜面对称度和工艺尺寸。如图(7)(2)检查燕尾面对称度、直线度和平面度。(3)燕尾面端面垂直度用百分表控制。工艺过程八(1)用圆柱蕊棒测量燕尾中心距,中心距做到零位或负0.01mm。如图(8)(2)控制端面垂直度0.01mm和平面度0.01mm。7/9工艺过程九(1)用圆柱蕊棒测量燕尾中心距的同时,还要将燕尾翻转1800测量燕尾的对称度。如图(9)(2)及时分析不对称的原因。(从台阶等高、平面度、垂直度、角度、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