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施工准备f混凝土搅拌f混凝土运输f混凝土浇筑、振捣f混凝土养护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水泥:用32.5级复合水泥。(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主要机具(1)运送机具(根据施工方案配备):吊斗、泵送设备、翻斗车、手推车;混凝土搅拌机(当采用现场搅拌方案时配备)、自动计量系统或磅秤。(2)手持工具: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等。3、技术准备(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3)钢筋办完院检手续。(4)构造往、圈梁、过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施工操作工艺1、构造柱、圈梁、门过梁布置原则在墙体转角处、洞口宽度大于2m洞口的两侧、填充墙端部设置构造柱,墙长大于等于5米,®隔鬲2~3米设置一个;墙高大于2倍的层高时,在其中部设置一个圈梁,柱截面:墙宽x200纵筋为4^12箍筋C6@200,砼标号C20。(1)夕卜墙窗口下设不小于60mm与墙同宽的C20砼带,2根C6通长设置分布筋C6@200。(2)入户门两侧设置钢筋砼门框,与墙等宽厚度120mm,2根C10通长设置分布筋C6@200。(3)室内门口及填充墙中部遇有>300mm的安装预留洞部位均须设置过梁,且室内门过梁设置遇有剪力墙部位的进行植筋现浇,其余的采用预制的办法配筋如下表长度为洞口宽度+500砼标号C20。门过梁参考表点击查看大图)2、混凝土搅拌(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6)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3、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2)昆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C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混凝土浇筑、振捣(1)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清理干净柱根,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一皮砌块高度。(2)混凝土浇筑过程边浇筑边振捣,浇注并抹平浇筑口漏斗,拆模后人工采用钻子清除牛腿。(3)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4)浇筑方法:混凝土通过双轮车运至浇注区域,人工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5)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6)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卫生间混凝土带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浇注压顶盖时,应选用®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