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第三章生物种群第四章生物群落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第九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十章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2、农业生态学: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4、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二、填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的科学2、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的概念,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受到个学派的赞同。3、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为()。三、单选题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的对象时(C)。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A.植物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生态学3、生态系统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4、食物链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四、简答题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3、消费者: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二、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和环境组分构成。2、稻米→人的食物链总共有()营养级。3、系统组分本身可以自成系统,称为(成层性)。4、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和人工环境组分。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三大功能类群。6、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和()。7、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8、系统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提出来的。三、单选题1、最简单的系统至少具备(B)个组分。A.1B.2C.3D.42、生态系统的小型消费者是指(D)。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细菌、真菌和放线菌3、除太阳辐射能,投入生态系统的其他能量称为()。A.有机能.B.无机能C.辅助能.D.生物能4、“秸秆——平菇”食物链属于(C)。A.捕食食物链B.寄生食物链C.腐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5、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A.太阳辐射能B.植物化学能C.动物化学能D.风能四、简答题:1、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包括系统的边界、系统的层次(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的整合性2、生态系统的结构(1)物种结构(2)时空结构(3)营养结构3、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1)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信息传递4、农业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1)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信息流(4)价值流第三章生物种群一、名词解释1、种群:2、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叫做种群密度。3、出生率:是指种群在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等方式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4、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6、性比7、迁入8、扩散9、密度调节10、行为调节11、生理调节12、生态对策13、互利共生14、偏利共生15、原始协作16、竞争17、捕食18、寄生19、化感作用20、生态密度二、填空1、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3种。2、种群密度有粗密度和()之分。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4、群落内种间关系正相互作用主要有偏利共生、原始协作和()。三、单选题1、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种群压制另一生物种群,使其不能危害农作物,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