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鹤浦镇中心幼儿园bl2005年12月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任务都是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基础。近些年,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在我国幼小衔接问题也早以引起教育专家与教师的高度重视。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幼小衔接现状做好幼小衔接,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小学前接受一二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衔接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虽然,在近些年农村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都有了迅速发展,家长与教师对于幼小衔接问题也不断的重视,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缩小衔接的坡度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效果还是令人担忧。1.1农村幼小衔接的紧迫性从总体看,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教师受专业培训情况,父母的文化程度,幼儿和小学生家庭图书拥有量等与城市有较大差距:1、资料证明:我国每年大约有2100—2500万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其中80%的家长反映,儿童入学前未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大都反映出孩子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差、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闯入“符号世界”掉进“规则海洋”、不能应付大量需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2、实践调查:我们对幼儿园大班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愿不愿意上小学?”100%的幼儿都说“愿意”,可在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你喜欢在小学读书吗?”有52%左右的孩子表示喜欢,可有48%左右的学生则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有的孩子说:“我们在幼儿园做游戏可有趣了,在小学老上课、写字、背书,没意思。”有的说:“我喜欢幼儿园的老师,我们老师太凶了。”还有一个说:“xx不在了,我没朋友玩了。”⋯⋯.3、老师观察: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活的适应确实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一些现象:现象一:有些幼儿教师由于对小学教学不甚了解,所教的知识和技能不够规范,使学生养成了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写字姿势不当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现象二:入学前已经按小学教材学习了部分知识,在入学后一开始学习时大多是一些重复学习的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逐渐养成了不专心学习,不认真思考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反而妨碍了小学生进一步学好功课。现象三:由于入学前主要的精力用于训练幼儿掌握小学的部分学业知识,从而就疏忽培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学生自理能力差(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等);习惯养成差(做事磨蹭,接受能力慢,没有时间观念;不爱听讲,最主要的表现是眼睛不看前方也不看老师,始终处于游离状态,自己玩,排队找不到位置,不能按口令统一动作等);社会交往能力差(不会和同学交流,不会和老师相处,对于扩大了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的群体缺乏适应能力)。这些不适应现象反映出儿童对于幼儿园与小学两类不同的教育机构对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突变的不同要求很难立即接受;也反映出儿童入小学前没有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并没能根据出儿童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同时还反映出在两种不同教育机构的教师、家长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从资料和实践上看出农村幼教情况不容乐观,衔接工作势在必行!21.2当前农村幼小衔接现状和误区1.2.1农村幼教现状让每个幼儿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党和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可在农村,幼儿教育却还长期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由于如今农村幼儿园一般以私立为主,办园随意性也较强,所以在教师素质、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城区幼儿园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曾对本镇12所幼儿园进行了统计调查,发现我镇的幼儿园存在以下一些困难与问题:⑴房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幼儿园教育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