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1分子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态学: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态学问题的学科。2.中性进化:一个选择中性(即选择等价)的等位基因在不断的突变压力作用下,通过随机漂变的相互取代过程。3.操纵子:编码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与一个共同的调控顺序相串联,形成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功能单位。4.负性调节:负调节蛋白(阻遏物)将基因关闭,使其不能转录的调节方式。5.转座子:基因组中存在的能够自发地在基因组内移动,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入另一条染色体的DNA片段。6.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造成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7.移码突变:某些化合物与DNA结合后,可使DNA分子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使该碱基对以下的读码顺序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其遗传信息。8.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又称体外DNA扩增技术。9.蛋白质组:是指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10.物种(BSC):同种生物个体间相互进行杂交并可以产生可育的后代。11.渐渗杂交:指两物种的杂交后代与亲本反复回交,把某一亲本的性状带至另一亲本。12.隐存种:是指一组物种,他们符合生物学对物种的定义,也就是说彼此相互隔离,但是它们在形态学是非常相似的,甚至有些时候完全一致。13.行为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进化意义,即研究动物的行为功能、存活值、适合度和进化过程。14.异双亲:(很多食肉动物、啮齿动物和大约300种鸟类中)参与抚育幼小动物的非双亲成年动物叫异双亲或帮手。15.种群(population):居住在某特定区域单个物种的一群个体。16.基因频率(genefrequecy):指基因组中某特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占种群中该位点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也就是该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概率。17.基因型频率(genotypefrequency):指某基因位点特定基因型占种群中该位点全部基因型的比率,也就是该位点特定基因型在种群中出现的概率。18.HardyWeinberg定律:在一个随机交配的无限大种群中,如果没有选择、突变或迁移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在世代间保持恒定。一个种群符合这种状况,即达到了遗传平衡。反之,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状态,就是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种群。19.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或称配子相不平衡(gameticphasedisequilibrium),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点间关联的一个概念。20.遗传漂变:当一个种群中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因此在这个种群中消失,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21.选择(selection):指自然选择。选择对遗传平衡的作用是增加或减少个体的适合度。22.适合度(fitness,f):指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并传递其基因于下代的能力。即:生存和生育率联合效应的最后结果。23.基因流:基因流实质上是在亚种群间基因通过生物个体或它们的配子体进行的迁移。————————————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224.联种群:当种群再分成占据不同生境板块的亚种群(同类群),并且这些亚种群经受间歇性局部地区的消亡及从其他同类群再度移入重建时会产生联种群。25.种群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瓶颈。26.奠基者效应:以一个或几个个体为基础就可能在空白生境中建立一个新种群。27.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者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制或自发进行的过程。28.近交衰退:当近交导致适合度下降时,近交会对小种群的生存造成威胁,这种现象称为近交衰退。29.远交衰退:是指,遗传上不相似的个体间交配,其后代的合适度值比每个亲本都要低的现象。30.DNA-条形码:一种最近建立的分类学方法,致力于仅根据一组DNA条形码对物种进行鉴别,这种DNA条形码由一个或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