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2MnCL+CLf+2HO2122氧化还原反应【新课标知识梳理】氧化还原反应几乎每年高考都无法回避。氧化还原反应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考查多以选择题和配平题的方式出现,在综合题中涉及到化学部分内容时,又往往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出现。在某些计算题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时,又以先写化学方程式后根据方程式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关的量的计算。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规律,掌握电子守恒原理的巧妙运用,同时明确基本概念,牢记常见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强弱顺序,就能顺利地解出题目。相关知识点:一、概念:是氧化还原反应二、特征(判断方法):三、本质: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明了物质中的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的电子得失情况得2e-失2e-2.单线桥法:表明了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情况2e-IMnO2+4HCl亠MnCl2+Cl2f+2H2O四、有关概念五、基本规律及应用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1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3.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A.Fe+CuSO=FeSO+Cu44C.AgN^+NaCl=AgCl;+NaNO3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CaO+COf32C.NaCO+HSO=.NaSO+COf+HO23242422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B.FeO+3CO2Fe+3CO232D.2KMnOKMnO+MnO+Of42422B.NaO+HO=2NaOH22D.MnO+4HCMnCl+Clf+2HO2222)C.HCl-Cl2D.CaCO—CO324.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A.2Na+2HO=2NaOH+Hf22通屯又不作还原剂的是()B.NaO=2NaOH2D.C+HOCO+H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5.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注意: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F2Cl2O2Br2I2SPCSiH2氧化性逐渐减弱F-Cl-O2-Br-I-S2-*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4.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Fe+2HCl==FeCl2+H2f2Fe+3Cl2==2FeCl3Cl2将Fe氧化至+3价,而HCl只能将Fe氧化为+2价,故氧化性:Cl2>HCl5.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6.依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新课标经典例题】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部分: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5.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HCl—MgCl?B.Na—Na+6.下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A.5C1+I+6H0=10HCl+2HI02223C.2C1+2Ca(0H)=CaCl+Ca(ClO)+2HO22222c.co-coD.Fe3+—B.MnO+4HC1MnCl+Clf+HOD.2HC1O2HC1+Of(1)2Fe+3Cl2FeCl23(2)CuO+CO^=Cu+CO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7.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3)2A1+3HSO=Al(SO)+3Hf氧化剂还原剂242432W01(4)2KC1O△:2KC1+3Of氧化剂还原剂32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