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VIP免费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_第1页
1/16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_第2页
2/16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_第3页
3/16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董保华|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文将刊发于《探索与争鸣》杂志2016年第4期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本刊授权,并注明出处。(一)严格限制用人单位解雇权利与过度放任劳动者辞职自由的失衡;(二)全面静态书面化的法律要求与用人单位动态调整的失衡;(三)标准劳动关系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失衡;(四)劳动力成本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失衡;(五)劳动关系调整中经营成本与摩擦成本的失衡;(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争议解决成本的失衡;(七)用人单位照顾义务与劳动者忠诚义务的失衡;(八)劳动者奖勤与惩懒的失衡;(九)法律保护一刀切与分层分类适用的失衡;(十)刚性调整与弹性引导的失衡。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基本标志着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步入了高度管制的时代。较之于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不再强调劳动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确立了以“稳定”求“和谐”的目标,管制是实现“稳定”的重要手段。《劳动合同法》沿着全面管制的方向,对《劳动法》的诸多规则进行了改造,不仅压缩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协商自治空间,也对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自主权进行了多方面限制,导致个别劳动关系中管制与自治的系统性失衡。这样一种过度强化管制、限制自治的调整方式,使《劳动合同法》自公布之日就饱受持续不断的质疑。较之于已施行二十一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引发的褒贬争论在我国立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劳动合同法》中管制与自治的系统性失衡,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够”的三大失衡、“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的三大失衡以及立法过度倾斜的四大失衡。只有彻底反思《劳动合同法》基于管制与自治的十大失衡,才能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改革提供正确方向。1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够的三大失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不当干预与过度限制是系统性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流动灵活性的缺失;第二,管理灵活性的缺失;第三,用工形式灵活性的缺失。三种灵活性的缺失又体现为以下三个失衡。(一)严格限制用人单位解雇权利与过度放任劳动者辞职自由的失衡在劳动合同中,辞职与解雇是一组相互对应的概念。基于解雇保护的理念对用人单位的解雇权利进行一定限制,这是必要的,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但解雇保护需注意尺度,避免走向极端。《劳动合同法》一方面严格限制用人单位的解雇权利,另一方面极度放任劳动者的辞职自由,二者形成巨大反差。?制度表现我国《劳动法》本身就保持着“严解雇”、“宽辞职”的格局。《劳动合同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抑”用人单位解雇权利,“扬”劳动者辞职自由,对《劳动法》的规则进行双向改造。?“抑”用人单位的解雇权利。《劳动法》以“严解除”、“宽终止”的方式保持着解雇制度的平衡。《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原有的终止与解除制度进行双向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扩无固定”、“废终止”与“紧解除”。三者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第一,《劳动合同法》增设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就面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压力。尤其是绝大多数地区(上海除外)将这一规定理解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就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存在合同期满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单方选择的强制缔约权,以违背合同基本属性的方式堵住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出口。第二,除期满终止之外,《劳动合同法》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剔除出去,力图禁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约定终止结束劳动关系。第三,《劳动合同法》通过“扩无固定”与“废终止”,极大压缩了终止制度在劳动合同中的适用空间,使用人单位只能以解除的方式与劳动者结束劳动关系。法律对解除的限制本已严格,《劳动合同法》又在试用期、违纪解除、经济补偿、不得解除等方面继续收紧。用人单位需符合法定情形、履行法定程序、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这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极其严格的。?“扬”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与修法建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