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履带引导轮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1目录一、设计任务……………………………………..3二、结构参数计算……………………………….3三、性能参数………………………………...…..4四、引导轮的结构和作用……………………….94.1、引导轮轴设计………………………………..94.2、轮体设计……………………………………104.3、引导轮堵板设计……………………………124.4、引导轮装配图设计………………………….13五、设计小结…………………………………….15六、参考文献……………………………………..162一、设计任务引导轮安装在履带上,用来引导履带。已知液压挖掘机履带节距为135mm(见表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2983.2-2001(履带式推土机引导轮行业标准),分析标准中给出的图,得知引导轮主要包括引导轮轴,轴套,铁套,轮体,堵板以及一些标准件,参考此图,并参考相关标准,设计出液压挖掘机的引导轮。表一工程钻机质量与履带节距的关系履带节距(mm)适用挖掘机质量(t)适用钻机质量(钻孔时不用支腿支撑)(t)适用钻机质量(钻孔时用支腿支撑)(t)101.63.54.5613568111408101515410151817115203019025355020332406521640608022860801303二、结构参数计算根据履带的节距参考JB/T2983.2-2001履带式推土机引导轮行业标准,其直径为488mm。其它安装尺寸与技术要求可参考该标准。2-1、驱动轮节圆Dq式中t——履带节距Z——驱动轮齿数,齿数选择见下表二。表二驱动轮参数表链轨节距(10-3m)驱动轮齿数Z适用范围(斗容量m3)链轨节距(10-3m)驱动轮齿数Z适用范围(斗容量m3)101,125,13535,250.25以下202.8231.0~1.6015423,250.25~0.40215.9,228.6252.5171.05230.40~0.60260.35274将参数代入上式可得Dq=543mm。2-2、导向轮工作面直径Dd将(1)中求的Dq代入得Dd=434.4~488.7mm;取整数的Dd=488mm.2-3、托链轮踏面直径Dt上式中t=135mm,从而求得Dt108~135mm。2-4、支重轮踏面直径Dz上式中t=135mm,从而求得Dt108~135mm。2-5、支重轮个数n式中A——轴距(10-3mm)。为了减小摩擦损失,拖链轮的数目不宜过多,小挖掘机每侧拖链轮一般为1个;考虑到滚动阻力的大小和接地比压的均匀性,小挖掘的每侧支重轮通常为4~5个,具体数目随机重的增加而增多。4三、性能参数计算3-1、行驶速度VVmax=4.4km/hVmin=2.4km/h(行驶速度参照SY75C-9)3-2、.爬坡能力α履带行走装置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爬坡能大,一般为50%~80%。初步确定爬坡能力后,可通过理论分析进行核算来选定。挖掘机爬坡是需要克服下列几种阻力即:(1)、挖掘机自重在斜坡方向的分力式中G——挖掘机的自重(N);α——坡度角。(2)、.运行阻力(3).履带的内阻力则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这些阻力之和,即5此外还应满足挖掘机在爬坡不打滑的条件,即式中——履带与地面的附着系数,见下表三。表三履带与地面的附着系数路面地质混凝土干粘土压实粘土干沙土坚实土路0.450.900.700.300.90路面地质混凝土干粘土压实粘土干沙土坚实土路0.120.700.250.500.60从上表中选取,即松散土路;求挖掘机的最大爬坡能力3-3、.接地比压履带式挖掘机的承载能力大小取决于机器运行的通过性和工作的稳定性。若挖掘机的两条履带与土壤表面完全解触,并且挖掘机重心近似地位于支承面中心,则有:或式中——履带平均接地比压(Pa);——挖掘机工作质量(kg);——重力加速度(m/s2);——履带接地长度(m);——履带宽度(m);——履带高度(m)。平均接地比压是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与同类型号产品作比较,主要根据地面条件、外形尺寸等进行合理选取。在设计挖掘机时,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取小值;结合上面公式其中L=2195mm(参照SY75C-9);b=400mm,即可得出接地比压=33.485×103Pa.3-4、.最大牵引力履带行走装置的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个阻力之和,小于或等于履带对地面的附着力,一般情况下,履带行走装置爬坡不与转弯同时进行,只考虑挖掘机在最大设计爬坡能力的情况下确定的最大牵引力,不再考虑转弯阻力,而且行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