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记忆障碍一、概念:是以往事情的重现。是既往感知过的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在大脑中的重新反应。记忆是一种在感知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这类活动在认知过程和人们的一般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必须有记忆作为基础。由于人类有记忆的功能,才能不断的积累和丰富经验,并将既往经验运用于人类的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中去。通过不断的积累、扩大和利用经验,人的职能以及知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能力,才得以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所以,记忆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著名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记忆看做是精神发展的基础。二、记忆的基本过程、意义、(―)基本过程:识记(记住):又叫铭记是事物或经验在大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保存(不忘):又叫保持一是使这些痕迹储存起来免于消失的过程。•回忆(认得):又叫再现是痕迹重新活跃和复现的过程。再认(回想):又叫认知是实现是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想过程。★(联想—感知一件事情或回忆一件往事时,在大脑中引起另一件事情的现象)(二)意义:识记是记忆保存的条件或前提。认知和回忆是某种客体在记忆中保存下来的结果或显示。认知和回忆都是通过表象的形式而岀现的。★(表象一既往被感知的东西留在脑中的形象)(三)分类:按时间分类()瞬时记忆:又称即刻记忆,只对发生在几秒至—分钟之内的经历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短暂记忆,只对发生在几分钟至—小时之内的经历的记忆。()近事记忆:只对发生在—小时之内的经历的记忆。()远事记忆:只对发生在小时以前的经历记忆。按方法分类()机械性记忆又称非理解性记忆(即死记)它是以单个的暂时联系为依据,与以往生活经历中其他事物很少联系的识记,如电话号码、陌生人的姓名等,故往往不易记住,且难以保持。()意义性识记又称理解性记忆(活记)是以事物内部各方面的联系为依据,能与以往经历过的事物相联系的记忆,如故事情节、传奇小说等,因此较易被记住并能较牢固的保持。※一般认为,识记了的东西不一定都理解,而理解了的东西更便于识记。按目的分类()无意的识记即初级的识记(不随意记忆):就是没有预先既定目的地识记。如日常生活事件、传说等。()有意识的记忆:为制定的目的或任务而采取的一定措施和步骤。如我们熟记各种规章制度。★:定律(艾宾浩斯一遗忘曲线):越是新近识记的事物越是遗忘快,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记忆逐渐的发展到远事记忆。其他分类()感知形象记忆:只对看到的或接触到的物体形象的记忆。()词语概念记忆:只对学习过的词语和概念的记忆。()情绪记忆:即记住某种事件当时的情绪体验的记忆。()运动记忆:指记住某个动作或某项操作应该怎样执行的记忆。三、记忆障碍临床上记忆障碍大致可分两个方面:记忆量的方面(记忆力增强、记忆力减退、遗忘)记忆质的方面(错构症、虚构症、潜隐记忆)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情都能回忆起来。(躁狂症特别是轻躁狂病人)※有些有系统妄想的病人也存在记忆增强。(又自责自罪妄想的抑郁症病人也可有此现象。一抑郁症病人认定他的罪行是他岁时将一小孩摔倒的事情上,但是病愈后,就再不能回忆起来这些经过)记忆减退:是指识记、保存、再认和回忆普遍减退,临床比较多见。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和其脑器质性损害的病人。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遗忘“回忆的空白”:是指局限于某一事情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的遗忘。它不是记忆的普遍性的减弱,而是一种回忆的丧失。()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紧接疾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的经历。多见于脑外伤。()逆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紧接疾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的经历。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进行性遗忘:是大脑疾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记忆损害亦进行性加重。多见于老年性痴呆。()局限性遗忘:是由于大脑皮层局灶性损害所致的视觉、听觉或运动记忆障碍。()全面性遗忘:由于大脑弥漫性损害引起的全面性痴呆或全面性遗忘。()瞬时遗忘又称瞬刻即忘:是由于近记忆迅速低下,刚接触到的事物并不能铭记而立即遗忘。多见于老年性痴呆。()界限性遗忘又称阶段性遗忘:是指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