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讲话提到了很多很实际的问题,怎么去解决,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学习体会大家欣赏。0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足见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之重。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句话不应该仅仅是各级各领域各地方贯彻党中央文件精神中的一句话,更应当是各级党员干部自上而下自觉躬身践行的准则。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时常把目光放到群众所关切的问题上,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特别是在基层调研时候,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正跟群众穿一条裤子,真正将领导的注意与群众的满意划等号,那么基层的领导可视工程就没有了市场,同时,也只有真抓实干的惠民利民工程才能得到上级考核的满意。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站得比人民高。党群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党也是群众的一部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即是在要求共产党员做人民群众中最领先的那部分,是要做人民的领头羊,而不是高于人民的牧羊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零距离服务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而不是以基层干部为中转站,并且单方面的认为我之注意即人民之满意。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看得比人民远。领导干部要意识到,个人的眼光是有限的,群众的眼光是千千万万人民实践出来的。万不可抱着众人皆愚,惟我独清的态度来决策地方发展,必须要时刻把握群众的愿望,关切群众所关注的,急群众所急,重点先解决群众迫切期望的。第1页共4页必须树牢民本意识,不要认为自己更专业、更有水平,更不能以此延伸,认为我之注意,重于人民之满意先解决这件事(领导注意的),若干年后,人民自然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人民是智慧的,群众有眼千千万,看得比某一个人远,那是必然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想得比人民深。站在人民的角度,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党领导人民,固然是要谋长远、谋发展,但是这也是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对领导干部而言,凡事想当然,把考虑放在虚无缥缈的未来,画好了大饼却没注意到群众根本就撩不到,那么再多的建树也是零,必须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时刻保持与人民同频率。再以此出发,所谋求的下一步发展,所谋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踏踏实实的真。思群众所思,虑群众所虑,与群众对标看齐,那么凡群众的满意即领导的注意,凡领导的注意即群众的满意。当领导干部切实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一丝一毫的生存空间。0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再一次,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表明了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水,广大干部作为党的政策具体执行者,人民权力的实际行使者,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时刻心中有民,守好最后一公里的底线。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就是要真才实学,不断练就真本领,提升干部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综合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素质过硬、作风端正、思想稳定的干部队伍,是建设党的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迎来了新时代,为全体干部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开启了新第2页共4页征程。全体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知识危机感和本领恐慌症,在能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秉承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的理念,发挥不耻下问,不知就问,不会则学的精神,立足本职专门学,结合实际广泛学,打好行动基石,筑牢堡垒。始终为人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