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扶贫工作参考心得体会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镇树山村的田间地头,活泼着如此一群人:他们是碧桂园集团的扶贫精英,是广东省近万名驻村扶贫干部中的一分子。他们深化到贫困村内,与农民同吃同住,见证了“精准扶贫”给这片本来贫困的大地所带来的勃勃活力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当地农民通过绿色产业走上致富路的历程。悲欢离合咸是人生五味,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无时不刻地体会着这人生五味,而扶贫五味谁能体会?苦提到扶贫大家第一反映确实是“苦”,那我先从“苦”来说起。扶贫第一味,苦:我们所帮扶的树山村是一个间隔村委14公里,间隔县城60多公里偏僻的贫穷的小山村。驻扎在这里就意味着,从此要放弃城市的繁华,从此要与家人聚少离多,从此只能看着同学、朋友西装革履一步步成为成功人士。而我们日复一日奔波于田间地头,来往在农民家里,去理解他们贫困的缘故,去想方法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苦吗?居然一待确实是这么多年,与我们当初规划的人生渐行渐远。也许有一些情怀的要素吧?也许……可与人言无二三。甜甜是快乐的滋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伟人的甜,那我们小人物呢?村民的认可,政府的支持,领导的关心是支持我们的动力和坚守的力量,当通过我们的努力看到从前破败、脏乱的树山村,变成全国最美的扶贫山村。看到我们扶持的绿色产业持续的给村民带来收益,看到全国各地的政府、媒体人员过来参观学习,看到村民慢慢舒展的眉头,你会觉得往常受的那些委屈和付出的艰苦都是值得的。酸扶贫第三味,酸:任何事物的背面都有阴影。村里有一位村民双目失明,妻子精神失常,生了一个小女娃,每个月靠着几百块的低保生活;有一户家庭两老人快80了,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整整40多年;还有一户村民家有三个小孩要读书,一家这么多人就靠两口子种几亩薄地,打些散工来养活。你们可能会说这是特例,而在农村就会有非常多如此的特例。但更多的是两口子没文化,没技能,种着几亩薄地,养着一群小孩,父母高龄卧病在床,一家人住在又矮又黑又臭的泥砖房内,不敢生病,没钱送小孩读书,没钱建房子,一下雨就停电,一停电就没信号,去镇上的山路九转十八弯,下雨天根本无法通行......这确实是2010年我们扶贫同事刚到树山村的现状。辣扶贫第四味,辣:辣是当地的土炮(村民自酿白酒)喝到嘴里烧到内心的灼热,辣是烈日下田间地头的奔波繁忙,辣是夜访村民被狗撵时的心情。你想非常快融入到村民当中吗?最好的方法确实是同村民喝酒,喝了酒村民才会把你当本人人,才会跟你说实话,你才能用最直截了当方式告诉他们你的态度。咸扶贫第五味,咸:熟话说“汤不放盐不如水”,善心善行,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一颗热爱公益的心,应该是没方法这么多年在农村坚守的吧。也许我们并不能对社会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仍然希望通过我们的言行可以妨碍到周围的一些人。就像杨主席说的:“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杨主席在前面迈步,背后自会桃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