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内容预览:14《故宫博物院》练习题精选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加点字的拼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①矗立(chù)湛蓝(zhàn)矫健(qiáo)()②藻井(zào)蟠龙(pán)檀木(tán)()③击磬(qìnɡ)恩赐(sì)御花园(yù)()④额枋(fānɡ)妃嫔(bīn)金銮殿(luán)()2.找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①雕金屏风互相应衬()②烟雾燎绕池馆水榭()③幽雅宁静迴然不同()④庄严庄严龙风呈祥()3.细心辨析以下多音字的读音,然后组词。4.辨析以下形似字的字形,然后组词。5.本文进展说明时,抓住了故宫博物院怎么样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二、阅读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咨询题。(一)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互相衬映,色彩鲜明,宏伟绚丽。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宏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四周围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四周还衬托着流云火焰。6.第①段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如此写有什么表达作用?7.第(2)段说明太和殿内景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按空间顺序进展说明时,需要确立空间方位的观察点。本段确立的观察点是。8.按空间顺序说明往往借助于方位词。第②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词有哪些?9.①②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请详细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目的是什么?10.从上述两段文字看,选文是平实说明,依然生动说明?(二)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么样空阔。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四周是70条瑰丽的光辉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严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四周。在的外围,有三环层次清楚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四周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构成“水天一色”的奇迹。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清楚、参差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包容300多人。11.这个文段说明的重点是,它按照的构造方式来写,大礼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12.文中的“从屋顶到地面”能否改为“从地面到屋顶”?为什么?13.文中画线部分采纳的两种说明方法是:、。14.文中加“△”号的“它”指代的是。15.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兼用了。三、写作16.学习《故宫博物院》的写法,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标题自拟。要求:①要写出建筑物的特征。②按空间顺序说明。参加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不容错过!参考答案:一、1.①jiǎo②zǎo③cì④pín2.①映②缭③迥④凤3.此题为开放性标题。答案举例①和气附和和面洗一和②乾坤乾燥③朝代朝阳4.答案举例:①放肆肄业②拼搏渊博③御花园衔接5.规模宏大绚丽,建筑精巧,规划统一空间顺序二、(一)6.列数字突出太和殿规模宏大7.一是朱漆方台,一是殿顶中央的雕金蟠龙8.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四周、下面9.①太和殿的宏大绚丽②太和殿内景龙的图案目的是突出皇权10.生动说明(二)11.礼堂的规模和灯饰先总后分规模大,设计巧12.不能改,假如改,则与本选段的说明顺序不相符。13.列数字打比方14.五星灯15.描写三、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