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VIP免费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_第1页
1/5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_第2页
2/5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_第3页
3/5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04教学目的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确实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教学预备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2.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非常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假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本人美妙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字音】典型字黔娄qiánlóu嗜酒shì辄醉zhé吝情lìn短褐hè箪dān汲汲jí俦chóu觞shāng欤yū晏如yàn多音字【字形】箪箪食娄黔娄汲汲取觞衔觞掸掸子屡屡次吸呼吸触触觉惮不惮篓竹篓圾垃圾觥觥筹交织殚殚精竭虑【词义】重点词兹:斯、此。号:别号觞:酒杯。置酒:摆酒意:书中的意旨。退:告退,回家。一词多义如:①晏如也……的模样②亲旧知其如此像得:①家贫不能常得得到②忘怀得失好处,利名词志:①颇示己志志趣名词②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以:①因以为号焉用介词②以此自终来介词③以此自终按照、靠词类活用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酒:名字用作动词,喝酒以乐其志乐:描述词使动用法,使……欢乐或吧……作为乐趣文言虚词因以为号焉句末助词,无义无怀氏之民欤的,助词不求甚解非常,副词箪瓢屡空常常,副词曾不吝情去留竟,乃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否认词连用特别句式(1)省略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以为号焉省略宾语之因以(之)为号焉(2)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3)疑咨询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推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推断。不明白五柳先生是什么地点的人。古今异义①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领会的意思②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③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今义:认为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三、深化探究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么样的形象五柳先生: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表达,把一个尽管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敏现地刻画出来了。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要点提示: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因此“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抚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要点提示: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络要点提示: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本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案第22课《五柳先生传》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