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混凝土的离析、泌水会严重影响其性能,为此通常需要加入增粘剂来保持水泥基材料中的自由水。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和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时也需要加入增粘剂来增加拌和物的粘聚性和粘结力,从而保证浇注混凝土性能的均一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混凝土水下直接浇筑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主要手段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增粘剂来增加拌和物的粘聚性和粘结力,使混凝土拌和物不仅在水流的冲刷下不会分散,而且能在水下形成优质、均匀的混凝土[1-4]。增粘剂于1974年首先由西德开发成功,1977年正式应用于工程中[1,5]。日本于1978年引进德国的专利继续开展研究,1981年开始工程应用。近年来日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发展很快,已有十余家公司开发了十余种增粘剂产品,工程量达数百万m3,仅关西海上国际机场大桥和明石海峡大桥两个工程的用量就达到80余万m3。日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应用范围较广,如防波堤加固,护坡砌石灌浆,核电厂基础,大桥基础等[6]。我国增粘剂的研究始于1984年[7],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与德国SIBO集团合作,经四年的努力,于1987年研制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混凝土专用外加剂UWB丙烯系列增粘剂,1990年又推出了SCR纤维素系列增粘剂,并应用于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8~10]。目前增粘剂的名称尚不统一,日本称为增稠剂或抗水洗剂,欧美国家称为Viscosity-enhancingadmix-ture或Viscosity-modifyingadmixture,我国则称为增粘剂、抗分离剂等。最近欧洲国家使用一种被称为威兰树脂(welangum)的水溶性生物多糖类聚合物作为增粘剂,其增稠性更大,抗分散性更好[2,9]。1增粘剂的种类Mailvaganam根据增粘剂在混凝土中的物理作用,将增粘剂分为五类:第一类: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水溶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这类物质通过增加拌和水的粘度来增加拌和物稠度。包括纤维素醚、聚丙稀酰胺、聚乙烯醇等。第二类:水溶性的有机絮凝体。这类物质可以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通过提高水泥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粘度。包括苯乙烯共聚羧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电解质以及各种天然树胶。第三类:有机材料的乳化产物。这类物质不仅可以提高水泥颗粒间的吸引力,而且可以为水泥浆体提供一些超细粒子。主要有丙稀类的乳胶,水溶性的粘土分散剂。第四类:遇水可以膨胀的高比表面积无机物。这类物质可以增加水泥浆体的保水能力,包括斑脱土、硅灰及磨碎的石棉。第五类:高比表面积的无机材料,可以增加触变性和水泥浆体的微细颗粒含量。包括硅灰、高岭土等。第一、二、三类增粘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1%~1.5%,这类增粘剂通常需要和减水剂共同使用。第四、五类的增粘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1%~10%。一种好的增粘剂,应该具有以下特性:低掺量时能明显增加拌和物粘度;拌和物在塑性状态下可以减少沉降、不泌水、高耐盐、与其它外加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没有严重的缓凝或引气现象;低剪切速率下可以有足够的粘度等。增粘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史林1,刘加平1,2,徐静1(1.南京工业大学;2.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08)摘要:介绍了增粘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增粘剂提高混凝土抗分散、抗泌水和抗侵蚀作用的特点,并介绍了增粘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关键词:化学外加剂;增粘剂;高性能混凝土Abstract:Thetypesandreactionmechanismofcommonlyusedviscosity-modifyingadmixturesareintroduced.Andtheinfluenceofvarioustypesofviscosity-modifyingadmixtureonresistancetoconcrete'ssegregationandbleedingarediscussed.Besides,thelawsofinflueuceonsettingtime,compressivestrength,tensilestrengthandonresistancetocorrosionarealsointroduced.Keywords:Chemicaladmixture;Viscosity-modifyingadmixture;Highperformanceconcrete中图分类号:TU528.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637(2007)04-18-052007年第4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No48月CHINACONCRETEANDCEMENTPRODUCTSAugust18--2增粘剂对拌和物性能的影响规律2.1对初始流动度的影响水泥净浆的粘度随增粘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这种情况在低剪切速率时更为明显;此外,净浆的表观粘度会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表现出剪切变稀的...